畜牧家禽網 來源:綠春縣農業局 閱讀數:
玉米螟蟲俗稱玉米鉆心蟲其危害主要部位是玉米心葉雌雄穗,以幼蟲取食葉肉或蛀食未展開的心葉,造成成排“花葉”,抽穗后鉆蛀莖稈,致雌穗發育受阻而減產,蛀孔處易倒折。穗期蛀食雌穗、嫩粒,造成籽粒缺損霉爛,品質下降。減產10%―30%。
據我站10月7日在三猛鄉的臘姑、哈德等地的秋玉米田中調查,發現大部分田塊均有玉米螟和蚜蟲混合危害,玉米螟害一般蟲株率20%左右,重的達40%以上,百株蟲量達100余頭。目前大部分幼蟲尚處3齡期,正是防治的關鍵時期,望廣大種植戶采取化學防治等手段,抓住適期防治好玉米螟蟲,同時也可兼治玉米上的其它害蟲。
一、防治重點:正值喇叭口期的玉米
二、防治方法及建議
1、用辛硫磷或毒死蜱等顆粒劑1-2公斤/畝拌細土10公斤施于喇叭口內。
2、于早晨或傍晚用辛硫磷、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敵敵畏等殺蟲劑噴霧,施藥重點是喇叭口。
3、請各鄉鎮農技站組織技術力量指導好當前所發生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同時做好秋冬農作物上新出現病蟲草害的動態監測,如玉米灰斑病、霜霉病;十字花科根腫病等。及時準確的掌握轄區內病蟲草鼠害發生動態,并上報和發布有關病蟲害信息,向領導和種植農戶提供防治參考,把防治工作行之有效地貫徹落實到農戶中。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