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辣椒早期落葉病是由褐斑病、灰葉斑病、白星病等病害引起的。各辣椒產區勻有發生。一般減產20%—30%,品質變劣,效益下降。
發病原因:一是高溫、高濕的天氣有利于病害的發生發展;二是高溫季節遇到暴風雨或連陰雨易導致大發生,造成早期落葉;三是田間積水,栽植密度過大,椒田郁閉,發病率增高;四是植株脫肥早衰,生長勢弱,有利于病害發生;五是椒田連作,前茬遺留病株殘體多,增加了越冬菌源,發病率高。
防治措施為控制病害,提高辣椒產量,增加經濟效益,必須提早防治。在防治方法應以農業防治為主,以化學防治為輔。現提出以下防治措施,供參考。平衡施肥平衡營養供給,防止徒長和早衰,提高植株抗病能力。辣椒施肥應以基肥為主,施入足夠的優質有機肥。進入開花期,需肥量增加,應及時追肥,一般每667平方米追施磷酸二銨15—20千克,尿素10—15千克,硫酸鉀8—10千克,鋅肥2—3千克。同時葉面噴施0.3%—0.4%的磷酸二氫鉀溶液。保證營養平衡供給,促進辣椒植株不早衰,不瘋長,健康生長,增強抗病能力。
合理排灌通過合理的排灌,調節椒田溫、濕度,減少病害發生。高溫、高濕是早期落葉病發生的重要條件,合理的調節田間溫度、濕度是防治落葉病的重要措施。在辣椒開花結果后,要根據土壤墑情變化情況,遇干旱要及時灌水,灌水時推廣小水滲灌,杜絕大水漫灌。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區要實行高壟栽培,如遇暴雨或連陰雨時要及時排水,防止田間積水,降低田間濕度,減少發病率。
科學管理改善田間生長環境,降低發病。一是辣椒采收后要清理病株殘體,摟除枯枝落葉,集中燒毀,減少田間菌源;二是合理密植,改善椒田通風透光條件,減少病害發生;三是控制氮肥的施用量,防止辣椒植株徒長,降低發病率。四是及時中耕除草,改善土壤理化性能,促進根系生長,提高吸收功能,保證植株生長健壯;五是適當剪枝,在椒田密度過大,植株生長旺盛時,可適當的進行剪枝,促進辣椒穩發壯長,提高抗病能力。
輪換用藥: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噴施殺菌劑防治。發病前可用1:1:200波爾多液進行預防。發病初期可選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等。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