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中國農業信息網 閱讀數:
棉花簡化栽培管理技術,尤其是免整枝技術是棉花由傳統栽培管理向現代栽培管理的技術變革,亦是棉花種植發展的必然趨勢。河間市國欣農研會經多年試驗、示范,摸索出一套成功經驗,1999年6000多畝規模種植棉田畝產皮棉90kg,其中2000多畝畝產達100kg以上。據1999年整枝與不整枝試驗調查,畝留苗3176株,整枝的單株結鈴18.6個,畝產皮棉93kg;不整枝的結鈴21.7個,畝產皮棉111kg。
免整枝增產的主要原因,一是根壯、葉茂,光合能力增強,花蕾相對增加;二是自我調劑能力增強,防止早衰;三是贅芽少、生長慢,減少養分消耗。其主要配套栽培技術如下: (一)培肥地力 由于免整枝栽培棉株棵大、鈴多、產量高,適宜在水肥條件好的土壤種植。國欣農研會棉田,經連年秸稈還田,土壤有機質達0.15%以上。肥力差的棉田在施足有機肥的基礎上,畝底施N、P、K三元復合肥(各含15%)30—35kg,追施15—20kg。 (二)選用適宜品種,適當稀植 棉花免整枝栽培宜選用中早熟和結鈴性強的抗蟲棉品種,國欣農研會繁育的國抗97—1等品種,由于葉枝成鈴率高,贅芽有易形成亞果和亞果枝的特性,因此,免整枝栽培連年獲得豐收。留苗密度以3000株左右為宜,豐雨年應適當稀植,少雨年應適當密些。 (三)控制葉枝數量棉株果枝以下一般著生1--5個葉枝,經試驗每株以1—3個葉枝產量最高,因此應適當控制葉枝數量,一般采取只澆關鍵水,苗期控水肥的辦法可達此目的,也可采取人工控制的辦法。 (四)及早打頂,搞好化控棉花免整枝栽培植株生長發育較快,打頂時間比常規整枝提早3--5天,以7月15日左右為宜,最晚不晚于7月20日。為促其葉枝和主枝均衡生長,化控一般年份應從初花期開始,畝用縮節胺l--3g,花鈴期3—5月。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