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馬鈴薯一般采用小整薯留種,其優點有二:一是方法簡單,不必切塊;二是不必擔心因刀口切塊導致病毒病相互感染傳播。其缺點也有兩個:一是長期用小馬鈴薯做種,必然導致種性素質整體下降,進而導致產量逐步下降;二是選太小的馬鈴薯做種產量不高,但選大一點的做種用種量又太大,一般667平方米(1畝)用種量需150公斤左右。針對這個問題,筆者指導高山農戶采取大薯“抱蛋”留種栽培,效果良好。其具體方法是:
高山馬鈴薯夏季收獲后,精心挑選薯形好、無蟲傷、無破損的大馬鈴薯留種。馬鈴薯種先攤晾一段時間,然后選通風陰涼處建床“抱蛋”。床寬1.5米,長度根據馬鈴薯種數量確定。先在床底鋪一層濕潤的河沙或細土(濕度以手握成團、齊胸落地即散為度),厚度10厘米左右,再排一層精選的大馬鈴薯種,薯種間距離10厘米左右,然后用濕潤的河沙或細土將薯種間的空隙填滿,再在上面鋪一層河沙或細土,厚度仍為10厘米,再排一層馬鈴薯種,如此交替鋪(排)放,共排2~3層馬鈴薯種,最后上面用河沙或細土蓋嚴,頂部蓋草保濕。薯種排好后,在床四周挖排水溝防漬水,同時注意防止鼠害。以后發現上面的蓋土過干時即適量澆水,保持濕潤。經過40~50天,大馬鈴薯即可萌芽并長出許多小馬鈴薯(實際上是以大馬鈴薯為母體,在黑暗條件下長出的子薯),此小馬鈴薯即可做種。
馬鈴薯“抱蛋”留種與傳統的小整薯留種相比有四大突出優點:一是選擇最優秀的大馬鈴薯做種,可使馬鈴薯種的遺傳素質不斷提高,進而為高產奠定良好基礎;二是小馬鈴薯實際上是由大馬鈴薯萌發的莖尖膨大形成,用它做種可起到一定的“脫毒”作用,種植后馬鈴薯病毒病發生相對較輕;三是新薯活力旺盛,用它做種出苗整齊,長勢旺、產量高;四是每個大薯可“抱”出多個小薯,每667平方米僅需要50公斤種薯即可,可節省用種60%左右,而且“抱蛋”后的大薯還可做飼料使用。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