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農村科學實驗》 閱讀數:
高粱“灌苞”,群眾俗稱“淹脖”或“捂苞”,是高粱打苞、抽穗期遭遇連陰雨天常見的現象。這種現象輕者出現禿尖、禿脖;重者則造成嚴重減產,據試驗表明,一般減產8%~15%。
所以,一定要根據種植的品種,采取“捏、刺、甩”等行之有效的方法,解除灌苞情況,以減少糧食的損失,爭取多收一部分糧食。根據品種的不同,要分別采取以下三法:
1.捏對于短稈(如吉雜76、吉雜52、敖雜1、2號)或中矮稈品種的高梁,雨后要用手捏高粱苞的下部,以使苞葉受壓破裂。苞內積水順裂口流出,這樣可防止灌苞。
2.刺對高稈或中稈品種的高粱,可選用一頭削尖的竹片、木棍或鐵絲等,將苞葉刺破,把苞葉內積水引出,這樣可避免灌苞。
3.甩對于矮、中稈品種的高粱,可在雨后的下午橫拿扁擔順壟行走(高稈品種可做一T字型工具舉過頭頂),把高粱稈輕輕地壓彎,利用高粱稈在消除壓力后的反彈作用,達到將灌在苞內的積水甩出去的目的。
采取“捏、刺、甩”等辦法,一定要掌握住火候,注意棵棵不漏,還要注意不損傷幼穗。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