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陜西科技報 閱讀數:
入冬以來,大部分地區降水偏少,氣溫持續偏高,氣候干燥,麥田蒸發量大,土壤水分虧缺嚴重,冬旱抬頭并有持續發展之勢。據12月下旬在扶風、岐山、鳳翔、陳倉區調查,0-20cm土壤含水量僅為13.6%,比正常值偏低4-5個百分點。說明旱情已很嚴重,冬灌刻不容緩。
一、旱象持續,急需冬灌
?。?)從降水量來看,據岐山縣氣象局資料,去年7-9月底降水228.5mm(其中9月份降水97.1mm),較歷年同期312.7mm減少26.9%,較大豐收的去年484.5mm減少52.8%,土壤底墑明顯不足。10-11月中旬降雨69.8mm,較歷年同期偏少6.4mm,而10-12月中旬氣溫持續偏高,光照充足(岐山縣10、11、12月上中旬氣溫較歷年偏高0.8℃、0.8℃、3.55℃,日照時數多48.9h)。一方面,小麥出葉分蘗快,耗水多,另一方面,土壤蒸發量加大,水分虧缺較嚴重。11月下旬以來,一直無降水。關中西部冬春十年九旱,1-5月份降水量歷年平均值僅為146.2mm,降水不能滿足小麥的需水要求(畝產400kg需水460mm),相差147mm。因此,需要灌溉補充。(2)從土壤墑情來看,據調查,目前土壤含水量并不高。12月25日,我們在岐山縣鳳鳴鎮灌區調查,0-10cm土壤含水量14.38%,10-20cm含水量為14.42%,比正常值低4-5個百分點。0-20cm的活躍層是小麥生長的主要供水層,小麥60%的根系分布在一層內。表墑不足,嚴重影響小麥的正常分蘗和次生根生長。次活躍層20-40cm,40-60cm的土壤含水量分別為14.36%、15.63%,較歷年偏低5-6個百分點。深層土壤缺墑,將影響小麥后期的生長發育,冬灌勢在必行。必須確保在大凍之前灌完全部麥田。
二、針對不同苗情,搞好冬管
今年苗情普遍較好,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應因苗因地制宜,科學管理。一是旱腰帶地區及大部分正茬麥,由于播種適時,墑情較好,目前苗齊苗壯且偏稠偏旺。據我們在岐山縣故郡鄉調查,這類麥田土壤含水量較高,尚可維持小麥生長發育,又無灌溉條件,故應采取鎮壓措施,塌實土壤,彌補裂縫,控制旺苗生長,減少土壤水分蒸發,達到保墑目的。碾耱鎮壓最好選擇睛天下午進行。對個別稠旺麥田可運用15%矮壯素50ml對水30kg噴霧,既可控制旺長,又能增強抗逆性,起到防凍作用。對個別苗小勢弱麥田,在氣溫聚降之前,用腐熟的人畜尿糞或草木灰苫蓋麥田,以提高地溫,促進小麥根系生長,減少凍害。二是對灌區部分稠旺麥田,應采取間苗疏苗、中耕、鎮壓或化控等措施,有效調節群體或控制旺長,然后進行冬灌。三是對群體小、長勢弱的三類田和僵茬麥田,應及時進行冬灌,同時追施尿素5-7kg,促使其升級轉化。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