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中國農業信息網 閱讀數:
耐鹽水稻育種研究
這項研究的目的在于:1、使新型耐鹽性水稻能適應鹽堿地種植。2、在淡水短缺情況下可充分利用海水澆灌。在國外已有耐鹽番茄、甜瓜和大麥等作物的報道,英國蘇薩克斯大學培育的耐鹽水稻能在大田中旺盛生長,但必須看到于大田中調節鹽含量的復雜性。耐鹽性稻谷基因工程研究在英國頗為活躍,研究人員利用耐鹽水稻的基因植入水稻,培育出耐鹽性水稻,能吸收少量鹽分,并能貯存于細胞中不影響作物生長,預計要經8代繁殖后(即8個收獲期)的種子才能用于商業化推廣應用。這種“工程稻”一方面能在荒廢的鹽堿地得以利用,另一方面可以逐漸吸收土壤中的鹽堿成分,從而改良土壤。
抗災水稻育種研究
澇災、風災對水稻生產是個威脅,為了防止澇災、風災以及雜草對水稻作物的危害,其基礎研究或應用研究均取得可喜進展。國際水稻研究所人員從產量低的耐淹水稻中找到一種耐淹的基因,將其移入到高產熱帶水稻中,終于培育出耐水淹的水稻品系,其產量比高產熱帶水稻產量還要高。該“工程稻”在淹沒情況下仍能存活,這期間田間雜草則被淹死。該研究所還培育出另一種耐澇水稻新品種,在泰國試種有可能比現有水稻產量提高3到4倍。
改良稻米品質的研究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美國成功地培育出高蛋白質玉米轉基因植株,種子蛋白質含量達40%到45%,可與大豆媲美。與此同時,還培育出比普通水稻高10%蛋白質含量和賴氨酸含量較高的水稻新品中。在中國,為改良米質,湖南師范大學研究人員將野燕麥DNA導入水稻,選育出“麥-稻”新品種,經多年的培育,該品種具有豐產性、米質優、熟期適當以及株葉型適度等特點,在湖南擴種后,新稻種供不應求。為使稻米具有更好的保健食療,美國加州一家應用植物公司第一次用基因工程技術構建一種能產生人體蛋白的水稻,即稻米含有一種抗胰蛋白酶的人體蛋白,此酶蛋白可用于治療肝病引發出血之功效,收獲的“工程水稻”種子可以發芽繼續繁殖,擴大再生產。人們把這種源于“工程水稻”的種子稱為“功能性稻米”,作為主食為保健食療開辟最經濟的途徑。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