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黃萎病是茄子生長過程中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幾年來在部分地區呈加重發生的趨勢,尤其是保護地栽培發病迅速,且病情嚴重,嚴重影響了茄子的產量和品質。因此,一定要加強對茄子黃萎病的防治。
發生規律
茄子黃萎病是由麗花輪支孢真菌浸染引起。病菌以休眠菌絲、厚垣孢子和菌核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成為翌年的初浸染源。土壤中病菌可存活6~8年,病菌通過混有病殘體的肥料、帶菌土壤和茄科雜草,借風、雨、人、畜及農具傳到無病田。病菌發病適溫為19℃~24℃,菌絲、菌核在60℃時10分鐘后致死。一般在氣溫低時,定植后根部傷口愈合慢,有利于病菌侵入;從定植至開花期,若日均溫低于15℃持續時間長,發病早且重;地勢低洼,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灌水不當及連作地發病重。
癥狀識別
茄子黃萎病,在茄子定植后不久即可發病,遇低溫定植,發病早且重,但以坐果后發病面積*,病情最重。初發病時植株半邊下部葉片近葉柄的葉緣及葉脈間發黃,葉緣稍向上卷曲,有時病斑僅限于半邊葉片,引起葉片歪曲。早期發病茄株呈萎蔫狀,早晚或雨后可恢復,以后葉片變為褐色,全株萎蔫,葉片脫光,整株死亡。病情急劇發展時,往往全葉黃萎,變褐枯死。該病多為全株發病。少數仍有部分無病健枝。發病時多由植株下部向上逐漸發展,嚴重時全株葉片脫落。發病株矮小,株型不舒展、果小,長形果有時彎曲??v切根莖部可見到木質部維管束變色,呈黃褐色或棕褐色。
防治技術
一是播種前浸種。播前用30%菌無菌乳油1000倍浸種5~6小時。
二是移栽前藥劑處理。移栽茄苗時用50%病害絕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浸苗,若用營養缽育苗,移栽前用50%病害絕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均勻噴霧。
三是苗期防治。發病初期施藥防治,連續3次,可選用50%病害絕可濕粉2000倍液,或30%菌無菌乳油2000倍液,或10%殺菌優水劑1500倍液,交替使用。
四是結果期防治。發病初期直到采果結束前,要連續噴藥防治,間隔期為7天。施藥用5%病害絕可濕粉1500倍液,或10%殺菌優水劑1000倍液,或12%的綠菌靈油1200倍液等噴霧。防治黃萎病時結合噴藥要注意葉面追肥,每噴霧器桶藥液中加入30克磷酸二氫鉀和50克尿素,可增強作物的抗逆性,改善茄子的品質。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