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金農網 閱讀數:
玉米、高粱、谷子是我國旱作農業區的主栽作物,分布地域從東北、內蒙古、西北、華北直至西南地區。由于農業上綠色革命和白色革命的到來,雜交品種的推廣應用和覆膜農業的貢獻,使糧食單位大幅度的提高,創造了一季作物實現噸產田記錄。然而在農業的諸多因素中化肥的貢獻仍然居于第一位,尤其是復混肥料或長效復混肥料的推廣,更促進旱作農業上一個新臺階。
傳統的玉米、高粱等作物的栽培習慣,除了少量復混肥料作種肥外,80% 的肥料在 12 片葉時追施第一遍肥,在18片葉時追施第二遍肥。因作物生長機械操作不便,大部分用人工追施,給農民帶給繁重的體力勞動,費工、費時。由于追完肥灌水不及時,造成大量肥料揮發損失和肥料的浪費,尤其是高粱和谷子作物株數既多又密,給追肥帶來極大的困難。玉米、高粱、谷子一般多采用根外撒施,要不及時覆土肥料浪費很大。在追肥過程中往往采用人工刨坑方法,要損失很多作物根系。據有關農業專家測定,每損失一條根對玉米要減產1 — 2 克糧食。第二次追肥期間植株高大,特別容易損壞葉片,對于玉米每損失一片功能葉使玉米減產 8%,可見追肥除了避免脫肥之外,對傷苗根都很不利。而生產復混肥,尤其長效復混肥,可在玉米、高粱、谷子等作物播種時,作基肥一次性施入,免去中間二次追肥工序,實現了節肥、省工、省力和增產的目的。推廣長效復混肥,氮素釋放緩慢,苗期不燒苗,又可滿足中期營養生長和后期生殖生長的需要。尤其對玉米、高粱覆膜農業的發展,中期免去追肥工序,可起到保水保摘的效果,能促進在少雨缺水條件下,大幅度的提高產量。例如,根據內蒙古赤峰市農科站的試驗結果,在年降雨量350 毫米的條件下,只在播種覆膜時澆一次水,施用長效復混肥,使玉米公頃產量高達 12000 千克,高粱產量達10500千克;在沒有覆膜的條件下種谷子,使長效復混肥,公頃產量也達到了6000千克,比常規施肥可增產8%—10% 。
(一)底施肥法 根據各地的氣候條件、栽培制度可劃分為秋季、春季、夏季3 個季節的底施肥。一般在東北或長城沿線區及內蒙古等半干旱地區,提倡秋季施肥,在秋季作物收割后,結凍前要進行秋翻地,在翻地前把有機肥或長效復混肥及復混肥用人工均勻撒施到壟溝里,然后用拖拉機進行秋翻地或秋起壟,封凍后再灌冬水,使表土不受損失。由于冬天土壤封凍后,肥料基本沒有損失,土壤墑情好,春天解凍后頂凌播種可以一次保全苗,這是半干旱地區保全苗增產的一項重要措施。在土壤墑情好,氣候條件比較濕潤的地區,可以在春翻地或春起壟時將長效復混肥或復混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免去追肥工序,都可以獲得明顯的增產效果。一般在東北平原冬季積雪很多,采用春季起壟施肥制;長城沿線的半干旱地區多采用秋翻地秋起壟施肥制;而在華北平原地區,夏玉米種植多數采用邊收割,邊翻地,邊施肥,邊播種的連續作業制,給夏玉米搶墑搶時播種,增產、增收創造條件。
(二)側位施肥法
在平播、壟播或覆膜播種與施肥同時進行時,為了達到作物整個生長期用一次施入,又不會造成燒種、燒苗現象發生,則采用種肥隔離的施肥方法。可選用配套的農機具,用肥料斗、播種斗和覆膜機配套一次性作業,完成各種工序。側位施肥是高粱和谷子施肥和播種一次性完成最好的方法,使種子與肥料錯開施入的位置,可以防止由于肥料量集中造成的燒苗。同時也便于實現機械化復合作業,省工、省時、省肥,是覆膜農業的理想施肥方法。
(三)種間施肥法
在人多地少,機械化程度不高,用畜力耕種的地區,種玉米時,施用復混肥或長效復混肥時可采用種間施肥法。在破壟開溝后,肥料與種子間施間播,互不接觸免得燒種;對于谷子和高粱等密植作物,可以采用先合壟把復混肥料施進去,過7 天左右,待肥料與土壤吸收后再破壟下播。使肥料在土壤中被黏粒吸附,免得燒種、燒苗。高粱和谷子等密植作物也可選用深施肥法,深開溝在15厘米以上,撒施復混肥,上面再施有機肥合壟覆土,用人工踩格子,在上面播種,然后再采用拖子覆土等傳統的播種方法。
復混肥料或長效復混肥料在玉米等大田作物上實行早期追肥的也有顯著的增產效果。尤其在一些降雨量較多地區,或者土壤質地為砂壤質漏肥地,要避免一次性施用大量基肥,可采取底肥和追肥相結合的方法。長效復混肥料在免中耕農業的推廣應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施肥方法是,先將長效復混肥按著上述施肥方法深施15厘米左右,播種后3—5天內,在地表用43%的拉索乳油300克和阿特拉津150克兌水450—600升/公頃,均勻噴灑于耕地表面進行封閉式殺草,全生育期不鏟不趟,適時噴除草劑可以實現草死苗活地發暄的目的。推行免中耕耕作制,不僅解放了農田中繁重的追肥勞動,還可以取得明顯的增產效果。根據遼寧省昌圖縣的試驗結果,免中耕田比常規作法可增產糧食。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