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一)用藥劑量大,對水量少造成藥害。50%乙草胺乳油是我地農戶用來防治玉米田雜草的主要除草劑,按照使用說明畝用量在100--150ml,對水50kg噴霧,防效可達到95%左右。但是,農戶在使用過程中隨意加大用藥量,減少對水量。一般畝用量均在200--400ml對水20--25kg噴霧,個別農戶用藥量每畝高達500ml以上。
(二)施藥后降雨又遇高溫造成藥害。 2002年我市麥收后降了一次透雨,使夏玉米得以及時播種,同時也給玉米播種后隨即使用除草劑提供了條件。全市7天左右播種及化除基本結束,然而在播后用藥的2--6天內又連續降了2次雨,雨量均在30mm以上,將土壤表面的乙草胺通過雨水滲透到土層內,首先接觸玉米種子根,使種子根受害枯死。雨后又連續幾天高溫烈日,水份蒸發量大,根系因受害吸收水分、養分的能力下降,造成小苗生長受阻,僵苗不發。
(三)因上茬麥田使用巨星、苯磺隆時間晚、劑量大造成藥害。 由于麥田雜草密度大,早春氣溫低,化學除草時間應在3月中、下旬,而部分農戶4月10日左右才噴藥治草,因草齡較大,使用巨星、苯磺隆每畝用量分別在1.5--2g、15--20g,比常規用量擴大0.5--1倍,加之春季干旱,小麥被干旱與高溫催熟,收獲期比常年提早7天左右。夏玉米播期大都在6月3--8日。巨星、苯磺隆的使用期限離下茬作物播種60天之后為安全期,這樣部分農產的上茬施藥與下茬種植期距未達到安全期,再加上麥田施藥量多,增大土壤農藥殘留,也是造成玉米產生藥害的原因。
(四)麥田使用甲、綠磺隆及其復配劑造成藥害。因我地玉米田塊土壤屬中性偏堿,甲、綠磺隆在堿性土壤中很難分解,易對下茬作物產生藥害,麥田使用對下茬水稻可造成僵苗不發,分蘗減少,對夏播旱作物更是危害嚴重,輕則苗弱僵小,重則不能立苗,以至產量只能達到正常田塊的1/5。盡管已經禁止使用此類農藥,但因農藥市場仍有銷售,由此造成的藥害屢屢發生。
(五)用藥錯誤造成藥害。一般應根據作物的種類選用除草劑,才能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否則就會造成藥害。有些農戶錯把50%丁草胺當作50%乙草胺防治玉米田雜草,有的用高效蓋草能在玉米出苗后防治玉米田雜草或用虎威防治玉米田闊葉雜草等,均給玉米帶來危害。
(六)防治時間不適宜造成藥害。各種除草劑都有安全的施藥時間,例如乙草胺、旱鋤只能用于作物播后苗期,不能用于玉米出苗后,玉豐在玉米田使用既可在播后苗前,也可用于玉米出苗后,但施藥時玉米以3葉期之內較為安全,玉米葉齡越大受藥害越重。
(七)農藥地域適應性的不同造成藥害。 農藥生產廠家對產品的使用,應多地、多點反復試驗,確認能夠使用再推向市場,特別是除草劑受氣候(溫度、濕度、光照)影響較大,而我國南北氣候懸殊,在不同地區不同用藥時間所產生的效果不一致。例如,近年示范推廣乙草胺與噻磺隆復配劑----39%旱鋤,屬“三證齊全”產品,在玉米播后苗前使用對雜草的防治效果可達95%以上,但是,有些農民把藥買回家因下雨影響耽誤苗前用藥,又因產品說明書上寫著,在玉米出苗后4葉期前可以使用,結果造成部分玉米田塊出現藥害,而且防效極差。
(八)使用方法不當造成藥害。 在夏玉米播種期間極易出現5--6級風,有些農戶在大風天氣使用彌霧機噴藥,由于霧點細,容易隨風飄移,再者對藥時先將農藥倒入噴霧器后加水,易把藥劑沖到噴管中,使開始噴霧的地面因藥液濃度大而造成藥害,甚至有些農民想減輕勞動強度和時間,將藥劑配成毒土撒于玉米田進行除草,這種方法在土壤墑情好的情況下,尚能達到較好的防效,但必須加大用藥量,如在拌藥不勻,撒施不均的情況下,也易造成藥害。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