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金農網 閱讀數:
栗干枯病又稱栗胴枯病、栗樹腐爛病、栗疫病,是栗樹的主要病害之一。我國各主要板栗產區均有發生,部分產區受害嚴重,南雄種植的板栗受害也非常嚴重。被害栗樹樹皮腐爛,樹勢變弱,重則造成死枝死樹。
一、危害癥狀栗干枯病危害樹干、主枝和小枝。發病初期枝干退綠,并逐漸變為黃褐色圓形斑點,而后發展成較大的不規則的赤褐色斑塊,最后圍抱整個樹干,并上下擴展。病部略微凹陷,病組織松軟,稍隆起,有時流出黃褐色汁液。刮病樹皮時,可見病組織潰爛,呈赤紅褐色水漬狀,有濃的酒糟氣味。隨著病情的發展,病部逐漸失水、干縮、外觀呈灰白色,并在病皮下產生黑色小粒點。到最后病皮干縮開裂,病部周圍形成愈傷組織。病部斑塊環繞枝干10天后,上部枝條枯死。幼樹多在樹干基部發病,致使上部枯死,病部下端產生愈傷組織。夏天,病部以下長出大量分蘗,有的果農把他們培養成主枝。實際上這是徒勞無益的,因為翌年春季,基部舊病斑又繼續潰爛,分蘗枯死。如此反復,到最后樹干基部形成一塊大瘤狀愈傷組織至到病樹死亡。
板栗樹上小枝發病多發生在椏杈部位。在栗樹發芽后不久,有時會發生有的枝條新葉產生萎蔫現象。這時,如果仔細觀察該枝條就會發現環縊的病斑。對于這類枝條,有的并不立即死亡,僅發芽較晚,葉小而黃,嚴重時葉邊緣焦枯,不抽新梢或抽梢很短,不久整個小枝干枯死亡。
二、發病規律病菌以菌絲和分生孢子器在病皮內越冬。分生孢子借助風雨傳播,從樹皮上的傷口侵入。早春氣溫回升至栗樹發芽前后是病害發生最嚴重時期。原來的舊病斑擴展很快,常在較短時間內繞樹枝一圈,使幼樹或大枝枯死。據觀察,發病與冬季和早春的日灼有一定關系。樹干上原發性病斑多集中在西南面或南面,北面則相對較少。早春氣溫晝夜溫差大的地區發病重,秋冬干旱年份,第二年春發病有明顯加重。對土壤肥沃、土層較厚的栗園和樹勢健壯的栗樹,發病較輕。高接換種后的接口及附近樹皮容易發病,實生樹發病較少。栗樹休眠期前后發病重,密植園及管理粗放園發病重。
三、防治方法
1、及時刮治:對潰爛的病斑及時刮除,以防止病斑擴大。對刮后的病疤涂抹10%石灰等量式波爾多漿或843康復劑原液。
2、栽培抗病品種:選用適合當地栽培的豐產、抗病品種進行栽植。
3、加強栽培管理:加強管理,控制密度和留枝量,減少傷口。因病菌多在樹勢衰弱的植株上寄生,而且多從傷口侵染,故需加強栽培管理,增施肥水,培養壯樹,及時治蟲和防寒。對土質瘠薄的栗園,應逐年深翻改土,增施農家肥和翻壓綠肥。山坡地栗園要搞好水土保持,促進根系發育,應敷以混少量腐爛敵或843康復劑的藥泥,外包扎薄膜。以防止接口水分散失和病菌侵入。
4、清除病源:及時拔除病株和剪掉病枯枝,并集中燒毀。剪除病、枯枝時,須從病部以下帶健康枝段剪掉,并涂藥保護傷口。
5、樹干培土:主干近地面發病較多的幼樹園,在刮除病斑的基礎上,于晚秋對樹干進行培土,翌年3-4月份解凍后及時將土扒開。
6、樹干涂白:晚秋結合冬季清園對樹干進行涂白。配制方法:生石灰12公斤,食鹽2-3公斤,大豆汁0.5公斤,水40升。先將生石灰用水溶解,再加入大豆汁和食鹽,攪拌成糊狀即可。用其防治栗干枯病,于初冬在刮除病斑后,用白涂劑刷樹干和主枝基部,防止樹體凍傷和日灼,以減少發病。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