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小麥套種玉米是引黃灌區間復套種技術的重大改革。1999年全區麥套玉米面積占小麥種植面積的90%以上,這對提高糧食作物產量作用十分顯著。隨著這一技術的推廣,麥套玉米病蟲害日趨嚴重,現將主要病蟲害的防治技術介紹如下:
一、以農業防治為基礎:
(一)精選種子:選抗(耐)病蟲害品種,小麥和玉米的種子要精細選種,剔除病蟲秕粒及雜質,提高純度和質量,達到全苗和壯苗,增強對病蟲害的抗性。
(二)實行輪作倒茬。合理輪作能保持土壤養分及微生物的平衡。對防治小麥全蝕病、根腐病、玉米絲黑穗病和地下害蟲等有一定作用。因此,種植麥套玉米的地段應實行稻旱輪作。
(三)結合秋施肥,進行機深翻。機深翻破壞病蟲的棲息場所,將土壤表層越冬的病蟲翻入土中致死,從而減少越冬病蟲的密度,消滅雜草,改善麥套玉米的生長環境。
(四)清除田間和田埂根茬及雜草。田梗和田間雜草及根茬是一些病蟲害的越冬場所,玉米和水稻的根茬是小麥赤霉病初侵染菌源,應結合春播整地,將其集中燒掉或深埋。對田梗雜草用除草劑和殺蟲劑噴施封閉防除。
(五)合理配制帶距比,合理促控,合理施肥。多施有機肥,適施氮肥,增施磷肥。協調共生期的生長,增強自身的抗病蟲能力。
二、藥劑防治,科學施藥
(一)藥劑拌種:
1、用種子重量0.2-0.3%的粉銹寧、羥銹寧、福美雙、多菌靈等農藥中的一種拌種,可防治全蝕病、根腐病、腥黑穗病。粉銹寧或羥銹寧拌種還可兼治小麥銹病、白粉病。
2、用種子重量的0.3%辛硫磷乳油拌種,可防治蠐螬、螻蛄、金針蟲和地老虎等地下害蟲。有條件的可直接使用種子包衣劑。
(二)土壤施藥。用3%辛硫磷顆粒劑或甲敵粉每畝2公斤,拌細砂土20公斤,結合春播整地均勻撒施田中,可防治地下害蟲和小麥吸漿蟲。
(三)葉面噴霧:
1、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每畝15克,40%樂果乳油每畝50毫升;80%敵敵畏乳油每畝50毫升;20%殺滅菌酯乳油每畝20毫升;2.5%溴氰菊酯乳油每畝25毫升;50%辛硫磷乳油每畝50毫升;90%晶體敵百蟲每畝100克。以上藥劑針對不同害蟲,選用一種,每畝加水50公斤噴霧,可防治麥蚜、吸漿蟲、玉米蚜蟲、粘蟲、玉米螟等害蟲。
2、用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每畝75克加水50公斤噴霧,可防治小麥銹病、白粉病;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40%膠懸劑每畝100克,加水50公斤噴霧,可防治小麥赤霉病3、用5%尼索良乳油每畝75-100ml,73%區螨特乳油每畝30-50毫升;20%三氯殺氯殺螨醇乳油每畝50-75毫升;40%氧化樂果乳油50-75ml ,任選一種,加水50公斤,可防治玉米葉螨。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