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中國農藥網 閱讀數:
黃瓜細菌性角斑病是黃瓜生產中最主要的病病害之一,屬細菌性病害。可侵染葉片、葉柄、莖及瓜條,苗期發病時,子葉上形成圓形和半圓形的褐色斑,稍凹陷,后期葉干枯,成株期葉片上初見水漬狀圓形褪綠斑點,稍擴大后因受葉脈限制呈多角形褐色斑,外繞黃色暈圈。潮濕時,病斑背面溢出白色菌膿,干燥時病斑干裂,形成穿孔(孔洞).莖和瓜條上的病斑潰爛,瓜條蒂部受害,甚至爛到種子上,有臭味,干燥后呈乳白色,并留有裂痕。
發生規律:
此病由細菌丁香假單胞桿菌黃瓜角斑致病變種Pseudomonas syringae pv. lachrymans侵染引起。病原菌隨病殘體在土壤中或以帶菌種子越冬,為翌年初次侵染菌源。種子上的病菌在種皮和種子內部可存活1~2年,播種后直接侵染子葉,病菌在細胞間繁殖,借雨水反濺、棚頂水珠下落、昆蟲等傳播蔓延,從寄主自然孔口和傷口侵入,經7~10天潛育后出現病斑,潮濕時產生菌膿。
病菌喜溫暖潮濕的環境,發病適溫在18~28℃,相對濕度80%以上,黃瓜最易感病生育期是開花座果期至采收盛期,長江流域黃瓜角斑病發病盛期在4~6月和9~11月。
防治技術要點如下:
1、選用抗痛品種 如津春4號,津研4號,中甘11號,新泰密刺等抗病品種。
2、漫種消毒 用50度的溫水浸種20分鐘,然后撈出放在涼水中浸4-6小時,再催芽播種;也可用72%農用鏈霉素3000--4000倍液浸種2小時,清水沖洗后催芽播種,均可起到對種子消毒作用。
3、無病土育苗及高畦覆膜 采用大田土育苗最好,以保證苗期不帶苗,同時定植時以高畦覆蓋地膜為好。
4、實行輪作 與非瓜類作物實行2年以上輪作可大大減少土壤中的病菌,角斑病危害輕。
5、藥劑坊沽發病初期及時進行藥劑防冶。可選用下列藥劑:72%農用鏈霉素4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蔽;50%DT殺菌劑8oo倍液;60% DTM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綠得保可濕性粉劑500倍液;27%懸浮劑400倍液,進行噴霧.每7-10天噴1次,連噴2-3次;交替用藥防治。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