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余姚農經網 閱讀數:
大豆菌核病主要侵染莖稈。7月下旬開始發病,最初莖稈上生有褐色病斑,以后病斑上長出白色棉絮狀菌絲體及白色顆粒,后變成黑色顆粒?穴菌核?雪。縱剖病株莖稈,可見黑色圓柱形老鼠屎狀的菌核。病株常枯死呈白色,故又叫死秧子病、白絹病。向日葵等作物的菌核病與大豆菌核病是由同一種病菌侵染引起的。該病以混雜在種子里的菌核和莖稈內的菌核越冬,第二年萌發菌絲侵染,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兩年。向日葵茬、重茬、低洼地、密度大長勢繁茂的大豆發病重;7月底至8月降雨多的年份發病重。
預防大豆菌核病應注意輪作換茬,在播種時精選種子,汰除混雜在種子里的菌核。在翻地時注意深松、深翻,拔除病株并燒掉。藥劑防治可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