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冬季外界氣溫低,棚內氣溫相對較高,最容易造成濕度大的問題。濕度大是真菌、卵菌、細菌病大發生的重要條件。蔬菜大棚病害特別嚴重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此。所以要想防治病害,降低大棚濕度是重要的,是大棚管理的重點。
卵菌中的很多病原菌,都會在棚中過濕時引發病害。各種蔬菜的疫病、綿疫病、綿腐病、霜霉病都有這個特點。如黃瓜霜霉病在棚中濕度低于84%時發生較輕,超過這個濕度時則發生會加重。尤其在廣大北方地區,當冬季嚴寒時節,蔬菜大棚下半夜的濕度多數天天超過90%,12月至2月中旬,多數棚晚上濕度會超過 95%,不少棚常達到100%。在這種情況下,黃瓜霜霉病會嚴重發生,一些抗病性差的品種要想防住霜霉病就需縮短噴藥間隔,多數農藥不宜超過5—7天,就須噴一次。
真菌病原菌也都喜歡濕度大的環境,典型的是灰霉病、菌核病,因在嚴寒季節蔬菜大棚具備高濕條件,所以這兩種病往往會在棚室最潮濕的12月到春天嚴重發生,造成嚴重危害,使菜農遭受很大損失。
細菌病也是喜潮濕的病害。細菌能借水傳播,借水侵入,導致蔬菜發病,細菌性軟腐、角斑、葉枯、葉斑、瘡痂、潰瘍都無一例外,遇到陰天、降雨或在澆水后發病率提高或更趨嚴重。
大棚降濕主要是為了蔬菜防病治病的要求。采用性能好的無滴膜是非常必要的,這種膜親水性強,不容易形成結露,有利于光線的通過,提高大棚的光照強度,也利于水在膜上擴展開,順膜向下流走,降低棚中的濕度。
地面覆蓋地膜是降低濕度的好辦法,主要是減少了地面的水分向棚內蒸發。全部蓋地膜的棚,濕度會明顯降低,尤其是在澆水后更是如此。
結合地膜覆蓋進行微灌,水在膜下,其防濕度提高的結果會更好。起碼也應作好畦埂,水口的配套進行膜下澆水,使地膜物盡其用,使降濕效果“更上一層樓”。
升溫可以降濕。因為空氣的相對濕度可以隨著溫度的提高而降低。所以在蔬菜能適應的溫度范圍內為了把濕度降下來,可以適當提高棚中的溫度。如在棚內的濕度太大時,在早上拉棚見光后,要注意先不要放風,而是待棚溫升高,因為棚溫升高后,濕度自然會下降。這樣做還可以避免棚中起霧,是棚室管理中應該每天都注意的。
棚中濕度高時,如陰雨天或是剛剛澆過水,應把防病蟲的噴藥改為噴粉或以煙劑熏蒸,以求不增加濕度。否則噴藥防病,增濕又增加了病害的發生發展機會。那么防治效果就很難預料,起碼是降低了防效。
澆水也是濕度升高的重要條件。除了把上述各條作好外,澆水要看墑情,不能盲目澆水。相反為降低大棚土壤和空氣溫度,應在必要時“控水”,即控制澆水次數和數量,并實行隔行澆水,以達到控制濕度的目的。控水能增強土壤的透氣性,對改變心葉變黃,預防爛根有效。
濕度控制得好,就為防蔬菜病害打下了一個好基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