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近年來,隨著大棚蔬菜的發展,冬暖大棚連作障礙日趨嚴重,已成為限制設施穩產增收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包括土傳病害、有機肥料投入不足,濫用氮素化肥而次生鹽漬化嚴重、根結線蟲病為重點的設施蔬菜連作障礙。總結多年來的經驗,現已初步形成較為完善的控防棚室蔬菜連作障礙技術操作現程,現介紹如下。
一、控防原理
1.以太陽、生物、化學所產生的三大熱能綜合利用為基礎,通過高溫悶棚處理,促使耕作層土壤形成55℃以上的持續高溫,能夠有效防除致病微生物及部分地下害蟲,獲得局部生態防治的良性效應。
2.利用高溫悶棚技術,充分腐熟土壤內有機肥,提高吸收利用率;通過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促使次生鹽漬上脫鹽,能夠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培養有益微生物群落。
3.在高溫悶棚過程中,利用石灰氮(氰銨化鈣),作為一種有效緩釋氮肥,對降低蔬菜產品中硝酸鹽含量、補充土壤鈣離子。減輕土壤酸化、平衡土壤酸堿度具有明顯效果。
二、操作方法
1.6月下旬至7月下旬,棚內蔬菜收獲后,拔除植株殘體;保持棚架完好、棚膜完整;深翻土壤25-30厘米后整平地面。
2.將植株殘體、麥、稻和方米秸稈,利用鍘草機鍘成3-5厘米長的寸段,并與菇渣、雞糞或豬圈糞及牛欄糞等有機肥、石灰氮,選定適宜的用料方案,充分混合后均勻撒施于土壤表面,進行人工機械翻混1-2遍。
3.每隔1米培起一條寬60厘米、高30厘米南北向的瓦背壟,還可按下茬蔬菜作物的定植株行距要求直接培壟。
4.對無支柱的暖棚可用整塊塑料薄膜覆蓋,對有支柱的暖棚,須根據具體情況覆蓋薄膜,但要密封薄膜搭接處。塑料薄膜可重復使用。
5.棚內灌水至飽和度,密封整個棚室的棚膜及通風處,提高悶棚受熱、滅菌殺蟲效果。
6.高溫悶棚可進行至蔬菜苗定植前5天揭膜晾棚,悶棚時間不得小于25天。
三、用料方案
用料量:蔬菜植株殘體(秸稈、秧蔓、枝葉等)3000~5000千克;作物秸稈(玉米秸、麥秸、麥糠、稻草、稻糠等)1000-3000千克;有機肥料(雞糞、牛糞、豬糞、菇渣等)5000~10000千克;根據實際條件可靈活選擇用料方案。選其一或二合一、選其二或三合一,只要適量用料皆可。石灰氮畝用量60-80千克。
四、控防效果
1.明顯減輕根結線蟲病的侵害。連作障礙較重的暖棚,嚴格處理后,能夠恢復到新建棚時的蔬菜產量與品質水平。
據秸稈發酵處理試驗表明,在重病黃瓜棚內對根結線蟲病的防效達73%以上。另據石灰氮與秸稈發酵處理試驗表明,在重病棚內對根結線蟲病防效達89%以上。
2.顯著減少因重茬土傳引發的枯萎病、根腐病、黃萎病、疫霉病、灰霉病、莖基腐病以及細菌、病毒性等10余種病害。
在暖棚蔬菜連作障礙嚴重的試驗基地,由試驗結果表明,不同處理對土壤含菌量存在明顯影響,采用高溫悶棚措施后;可有效減輕多種蔬菜根腐病及枯萎病等土傳病害的發生與危害。
3.高溫快速漚腐有機肥,豐富蔬菜所必需的土壤營養成分,降解肥料中的有毒、有害成分,為實現無公害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
4.合理選用石灰氮,顯著降低硝酸鹽含量、減輕上壤酸化。同時,低量使用石灰氮(30千克/畝)處理,比農民習慣施肥每畝減少成本1505元;高量使用石灰氮(60千克/畝)處理,比農民習慣施肥每畝減少成本1640元的情況下,每畝純收入增加1960元。
五、強化高溫悶棚技術的協調措施
用高溫悶棚技術克服連作障礙雖然經濟有效,但需每年同期嚴格處理1次,隔年處理的控防效果比較差。同時,嚴防棚外帶菌雨水倒灌棚內發病,選用深井水澆灌以便防病,移栽無病壯苗,選用腐熟有機肥隨水灌施,綜合控防效果持久。
提高棚室蔬菜栽培管理水平至關重要,通過可控環境下合理澆水與協調施肥等技術,實現蔬菜豐產、優質、無公害的高效益生產。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