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金農網 閱讀數:
目前生產上推廣種植的抗蟲棉大都為轉Bt基因抗蟲棉,簡稱抗蟲棉或Bt棉。抗蟲棉品種是利用轉基因技術,將外源Bt(Bacillusthuringiensis,蘇云金芽孢桿菌)基因導入到棉花植株體中獲得抗蟲的棉花種質材料,再利用傳統育種技術(雜交、回交等),將這些種質材料改良后育成的攜帶Bt基因且其它性狀優良的棉花品種。
抗蟲棉之所以抗蟲,是因為外源Bt基因整合到棉株體中后,可以在棉株體合成一種叫δ-內毒素的伴孢晶體,該晶體是一種蛋白質晶體,被鱗翅目等敏感昆蟲的幼蟲吞食后,在其腸道堿性條件和酶的作用下,或單純在堿性條件下,伴孢晶體能水解成毒性肽,并很快發生毒性。
毒性發作的大致過程是,δ-內毒素被昆蟲取食后,在昆蟲中腸內溶解為前毒素,經中腸蛋白酶水解,釋放出活力片段。活力片段穿過圍食膜,與中腸上皮細胞刷狀緣膜的受體結合,進一步插入膜內,形成孔洞或離子通道。引起離子滲透,水隨之進入中腸細胞,導致細胞膨脹破裂。另外,離子梯度的破壞,也擾亂了中腸內正常的跨膜電勢及酸堿平衡,影響養分的吸收。使幼蟲停止取食、麻痹,最后死亡。由于人體和多數動物的胃腸是酸性的,因此,這類蛋白對人體和多數動物無毒。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抗蟲棉只對以棉鈴蟲為主的鱗翅目害蟲有抗殺作用,對棉蚜、紅蜘蛛、煙飛虱等害蟲沒有作用。而且,抗殺棉鈴蟲的效果還取決于蟲害發生程度和大田環境,因此即使種植抗蟲棉也不能放松警惕,還要根據情況適時進行化學防治。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