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日光溫室黃瓜是我國北方冬季栽培的主要品種之一。在生產實踐中,通過觀察黃瓜的外在長相,就可以判斷出黃瓜的生長是否正常。筆者根據多年的生產經驗,對如何根據黃瓜長相來判斷其生長狀況進行了總結,以方便農業科技人員和廣大菜農及時調整栽培措施。
一、黃瓜雌花長相問診
1、高節位花。植株上處于開花狀態的節位較高,在盛瓜期與頂端的距離小于50厘米,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花打頂"現象。其主要原因是地溫過低和后半夜氣溫低,土壤水分過高或過低,另外與土壤溶液濃度過高或過低也有一定關系,摘瓜不及時造成墜秧也能形成此現象。
2、“花打頂”現象。黃瓜苗期時,生長點幾乎消失,大量的雌花集聚在植株頂部。發生了此種現象,要及時摘除雌花,使其側枝快萌發,培育新的生長點。其主要原因是:澆定植水時沒有澆透,地表板結,中下層土壤因水分不足造成懸空,黃瓜定植后扎根太少,再加上后半夜氣溫過高,容易產生"花打頂"。在定植后水、肥、氣、熱、光的調節都較為適合時,苗子生長健壯,根深葉茂,節間短,幾乎每節都有雌花,此屬正常現象。在生產中要與"花打頂"區分開來。
3、雌花異常。雌花短小彎曲,橫向開放,顏色淡黃,長勢衰弱,說明植株雌花異常。
二、黃瓜瓜條長相問診
1、彎曲瓜。密度過大、通風不良、植株郁閉、室溫過高、肥料不足和干旱缺水等原因引起植株營養不良,容易產生彎曲瓜。另外,也有一些彎曲瓜是因卷須纏繞或莖蔓遮擋等機械原因造成的。
2、大肚瓜。是受精不良或低溫季節未經受精單性結實的瓜,植株生長勢較弱,營養不良,干物質積累少,特別是缺鉀時很容易形成。同一條瓜在膨大過程中,前、后期缺水,中期水分過量,也容易形成大肚瓜。
3、尖嘴瓜。溫室黃瓜在單性結實的情況下,因連續高溫干旱,植株長勢弱,營養不良,鹽類濃度障礙,造成養分、水分吸收受阻,瓜條從中部到頂部膨大伸長受阻,果實長度變短,由此形成尖嘴瓜。
4、蜂腰瓜。瓜條中部如蜂腰,將其縱切開后,蜂腰部位果肉龜裂,而在心髓部產生空洞,果實發脆。主要是高溫干旱,生長勢衰弱造成的。
5、苦味瓜。黃瓜植株內含有苦瓜素,瓜中含苦味素多時即形成苦味。氮肥過多,水分不足,低溫寡照,土壤溶液濃度過低,植株衰弱時,易產生苦味瓜。
三、黃瓜卷須長相問診。第3-5片展開葉附近卷須粗大,與莖呈45度角伸展,卷須又長又軟,呈淡綠色,用拇指和中指捏住,用食指彈時感到有彈性,口嚼有甜味,與黃瓜的味道基本一致,此屬正常狀態。
1、下垂須。卷須下垂呈弧形或打卷,折時有彈性,說明缺水不缺肥。
2、直立須。卷須直立,與莖的夾角小于45度,說明澆水頻繁,水量大,土壤含水量過高。
3、細小須。卷須細而短,有的卷須先端卷起,說明植株營養不良,甚至植株老化,應及時補充水肥。
4、黃尖須。卷須細、短、硬,無彈性,先端呈卷曲狀,用手不易折斷,先端呈黃色,表明植株將要發病。因為一般卷須先端細胞濃度高,黃化時說明細胞濃度已降低,植株將出現衰弱趨勢,抗病能力下降。此時應注意觀察,注意防治黃瓜病害。
在生產實踐中,還有許多判斷黃瓜健康狀況的方法。應用時要根據水、肥、氣、熱、光等各個因素,細致調查,慎重診斷,綜合分析,辨證施治,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把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更好地指導生產。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