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金農網 閱讀數:
葉枝,又稱公枝、懶枝和營養枝。習慣栽培,在棉花現蕾后去掉。“九五”以來全國棉花科研單位掀起一場以棉花葉枝利用為主的棉花高產簡化栽培技術研究的熱潮,成效顯著。研究表明,棉花葉枝對產量有補償效應,其配套技術的組裝應用不僅能減少用工,降低投入和勞動強度,還可以提高單產,是棉農節本增效的有效手段。隨著雜交棉、抗蟲棉的推廣和人們對簡化栽培的青睞,推動了棉花葉枝利用技術的應用。1、優良品種,合理密植,增枝減株。實施棉田溝廂改革,擴大行距,降低密度。葉枝的利用以大棵型的抗蟲棉和雜交棉品種為主,種植方式以常規棉和移栽地膜棉為主。棉花平均行距放寬25%,行距由80-90厘米放寬到100-110厘米,密度比習慣栽培減少30%左右。雜交棉品種每畝密度1700-1800株,常規棉品種每畝密度2200-2300株。套種棉田密度還可適當下調。2、科學利用,適時打頂,利用與改造并舉。充分利用葉枝對棉花產量的超補償效應,在棉花長出葉枝后,保留棉株第一果枝下1-2節位的葉枝(優勢葉枝),當葉枝上生長二級果枝3-4個時,全株葉枝打頂,促進葉枝集中現蕾開花。葉枝棉主莖打頂同常規棉。3、基肥增,鈴肥早,N、P、K平衡。葉枝棉前期生長對優勢葉枝的發生有重要影響,葉枝棉應重施基肥,基肥比重比常規棉增加10%。早施花鈴肥,施肥期比常規棉提早5-7天,以見花為宜。長江中下游棉區純氮提高到20-22kg/666.7m2,氮磷鉀=1:0.2-0.3:0.5-0.6,氮肥基施比重提高到40%;磷肥全部基施,鉀肥,基施和追施各半。4、看苗化調,重點是少控輕控。由于葉枝生長對主莖中上部有負向反饋調節作用,跟常規棉相比,現蕾前以促為主,促進葉枝生長;盛蕾初花期的化調時間推后7天左右,縮節胺用量減半,中后期強調視天因苗調控。5、簡化中耕,普遍實行化學除草。油后移栽棉采用板茬移栽,全生育期不中耕,不人工除草,使用2-3次除草劑。第一次在移栽前一天施用,第二次在移栽后20天左右施用,第三次視雜草情況而定。6、間作套種,棉田增效。葉枝棉選用大棵品種和增枝減株栽培,有利于棉田多元高效種植模式的推廣。目前推廣的葉枝棉田高效間套模式有油瓜(西瓜)棉、麥瓜(西瓜)棉、菜瓜(甜瓜)棉、豆豆棉等,畝平均增效400-1500元。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