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金農網 閱讀數:
如何識別和防治花生須峭麥蛾?
(1)形態特征:花生須峭麥蛾又叫花生卷葉蟲、卷葉麥蛾。 ①成蟲,前翅灰黑色并有金屬光澤,末端黑色,前緣及后緣距離外緣1/3處有1白色小斑點;中室中部下方近臀脈處有一深黑色小點,外有白暈。后翅頂角突出,外緣和后緣披長纓毛,雌蛾翅疆3條,雄蛾1條。后足特長,勝節末端縣長距。 ②卵,長橢圓形,表面有稍彎曲的縱紋,縱紋間有橫紋路成網紋,初產乳白色,半透明,后轉淡黃綠色。 ③幼蟲,淡黃綠色,老熟時黃白色。頭部及前胸盾板黑褐色。腹足明顯。 ④蛹,黃褐色,長約4毫米,末端具一組尾鉤。前翅末端伸達腹部第五節后緣,后足與翅等長。雄蛹腹部第四至五節間有1紫紅色斑。
(2)發生規律:花生須峭麥蛾1年發生多代。以蛹在花生藤蔓及田間落葉殘株中越冬。成蟲對弱光趨性強。卵多產在頂部葉片。幼蟲喜食嫩葉,有吐絲綴成蟲苞的習性,在葉苞內咬食葉肉危害。3齡前幼蟲一般做潛葉型蟲苞,3齡后做一卷葉型蟲苞。被害葉片殘缺不全,皺縮畸形,枯黃脫落。沙土地蟲量大,干旱年份危害重。
(3)防治措施: ①花生收獲后清除田間落葉,漚肥或燒掉,消滅蟲口。 ②藥劑防治,可用40%氧化樂果1000倍液,每畝噴藥液60~70公斤。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