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今年龍口市玉米套種期較往年有所推遲,玉米生長期間降水偏少,少數地塊受干旱影響,玉米生長勢減弱。目前全市玉米已進入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并進階段,此期管理的主攻目標是建立合理的群體結構,促進雌穗分化,促大穗,后期主要是延長綠色葉片功能期,減少莖葉損傷,保證正常授粉,促進灌漿成熟,爭取粒多粒飽。針對當前苗情,提出管理技術意見如下:
一、科學運籌肥水
合理適時運籌肥水,既能使玉米高產穩產,又能提高水分利用率。攻穗肥水的時間一般在玉米的大口期,施肥量按玉米施肥總量的60~70%為宜,一般畝追標準氮肥40~50公斤(折尿素20~25公斤)。粒期生長發育主要是開花授粉和籽粒建成(即灌漿期),是形成產量的關鍵期,遇旱澆水,遇澇排水,是保證灌漿期植株對水分的需求,達到粒多粒飽的關鍵措施。在施肥方面,穗期施肥充足的地塊可不施肥,前期施肥不足的或高產田可在抽雄開花期補施粒肥,結合澆水按施肥總量的10%補施。
二、防治病蟲害
玉米中后期病蟲害以玉米螟、蚜蟲、大小斑病和青枯病危害較重。尤其是玉米螟每年都有發生,必須防治。一般蟲株率達到10%時,可用1%辛硫磷顆粒劑,往玉米心葉內定量撒施,每株1克左右;蚜蟲可用有機磷類農藥1000倍液噴霧;對大小斑病、青枯病以預防為主,主要是加強田間中耕除草,澇后排水,散濕、降溫,保持田間適宜小氣候。
三、適期晚收
推遲玉米收獲期,可延長灌漿時間,不增加任何成本投入,增產效果顯著。玉米的*收獲期為完熟期,此時果穗苞葉變白干枯,子粒灌漿停止,掐不動,乳線消失,特別是籽粒基部出現黑色層,這是玉米完全成熟的標志。一般情況下,玉米進入完熟期,地塊中90%以上的植株莖葉變黃,苞葉完全變枯白、疏松。長期以來,受傳統農業生產習慣的影響,普遍存在玉米收獲過早現象,尤其是對于一些具有假熟性的品種更是如此,一般在苞葉變白或子粒頂端變硬即行收獲,距收獲適期還有7-10天。此時玉米正處于蠟熟期,產量潛力不能充分發揮,影響了糧食產量的增長,又造成光熱資源浪費,因此應推遲玉米收獲期,每晚收1天,千粒重可增加3—4克,畝增加產量5—7.5公斤。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