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濟南市農業局 閱讀數:
棉鈴蟲是茄果類蔬菜的主要害蟲。以幼蟲蛀食蕾、花、果。花蕾受害時,苞葉張開,變成黃綠色,2~3天后脫落。幼果常被吃空或引起腐爛而脫落,成果雖然只被蛀食部分果肉,但因蛀孔在蒂部,便于雨水、病菌流入引起腐爛。
根據歷年資料和發育歷期預計二代棉鈴蟲發生2級程度,發生面積8萬畝,6月下旬至7月上旬為第一代成蟲盛發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為第二代產卵盛期,7月份為第二代幼蟲為害期,第一遍防治適期一般在6月25—7月10日。
5月30調查,當前一代棉鈴蟲百株有蟲4.8頭,較歷年平均減少18%,被害株率6%。有蟲發育進度較常年偏晚,三齡前占比60%,四齡占比30%,五齡占比10%。
發育歷期:卵發育歷期因溫度不同而不同,15℃時, 6~14天; 20℃時5~9天; 25℃時4天;30℃時2天。幼蟲發育歷期20℃時25天,25℃時22天,30℃時17天。蛹發育歷期20℃時28天,25℃時18天,28℃時13.6天,30℃時9. 6天。
棉鈴蟲屬喜溫喜濕性害蟲。幼蟲發育以25~28℃和相對濕度75~9%最為適宜。以濕度對幼蟲發育的影響更顯著,成蟲需取食蜜源植物作為補充營養,第一代成蟲發生期與番茄、瓜類等作物花期相遇,加之氣溫適宜,因此產卵量大增,使第二代棉鈴蟲成為最嚴重的世代。6月份溫度偏高,降水相對偏少,無明顯不利。
農業防治
田間化蛹期,結合田問管理進行鋤地滅蛹或培土悶蛹,可壓低蟲口密度。可在成蟲產卵高峰期間,結合整枝,及時打頂和打叉,可有效減少卵量,同時要注意及時摘除蟲果,以壓低蟲口數量。
誘殺成蟲
樹枝把誘殺成蟲。有條件的地方在棉鈴蟲發蛾高峰期,可用楊樹、柳樹、洋槐樹、意楊樹等樹枝捆扎成把引誘飛蛾。
性誘劑誘殺成蟲。在棉鈴蟲成蟲發生期間,用棉鈴蟲性誘劑誘殺雄蛾,以降低雌蛾產卵量。
防治幼蟲 防治棉鈴蟲必須將幼蟲消滅在蛀果前,一般在成蟲產卵高峰期后3d,即初孵幼蟲未蛀入果實前用藥防治效果最好。當百株卵量達20~30粒時即應開始用藥, 如百株幼蟲超過5頭,應繼續用藥。以下藥劑任選一種:10%蟲螨腈sc(除盡)2000倍液、5%氟蟲腈sc(銳勁特)2000倍液、48%毒死蜱EC(樂斯本)1000倍液、2%阿維一發WP(菜發)1000倍液、2.5%聯苯菊酯EC(天王星)2500倍液等。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