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金農網 閱讀數:
棉花苗期是病害的多發期,近幾年,苗期病害呈偏重流行態勢。棉花苗期病害發生的主要原因有:
1.棉種質量。棉種是決定幼苗質量的關鍵。種子整齊、成熟度好,出苗快,苗勢強,植株生長健壯,不易受到病害侵襲。反之,種子發芽勢弱,出苗慢,幼苗發育遲緩,抗病能力差,易發生病害。
2.環境條件。早春氣溫偏低,寡照多雨,影響種子萌發,易造成爛種爛芽,出土后的幼苗生長發育受阻,抗病能力下降,特別是遇到春寒天氣,極可能導致苗期葉病大發生。
3.管理措施。栽培技術和苗期病害有直接關系,土壤內病原菌是病害的主要侵染源,連作地塊土壤內病原菌殘存量大,土壤帶菌大大增加了苗期染病的機會。播種太早,地溫低,底墑不足,播種過深都會影響出苗和幼苗發育,成為發生病害的誘因。
具體防治措施為:
1.精耕細作。早春及時深耕曬田,既能殺滅病菌又能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增強蓄水保肥能力;增施有機肥,配施化肥;連作地塊施入生石灰粉或殺菌劑處理土壤,切斷土傳病害侵染途徑,減少病害。
2.種子處理。播種前要精選種子,充分曬種,對種子作脫絨、包衣處理,未經包衣的種子需溫湯浸種、藥劑悶種后,催芽播種。試驗表明,經過處理或包衣的種子,苗期發病率減少50%--80%。有條件的地方盡量使用覆膜種植或營養缽育苗移栽技術。
3.農業防治。注意輪作倒茬,掌握好播期。待5厘米地溫穩定在12℃以上時開始播種,避免低溫爛芽。覆土厚度要適中,或起壟放風種植,縮短出苗期,實現苗齊苗壯。棉苗出土后,特別是遇雨后,要早中耕、勤中耕,培育壯苗,有利于幼苗根系下扎,防止根病發生。
4.施藥防護。幼苗出齊后,如遇低溫陰冷天氣或在寒潮襲來前,噴施波爾多液1:200倍液或50%多菌靈800倍--1000倍液及時預防保護;發現葉斑病時,用江蘇產苗床型治植靈1500倍液除治。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