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南方農村報 閱讀數:
當前養豬業效益開始回升,全國各地又掀起了養豬、引種的小高潮。但在引種過程中,如果忽視對一些傳染性疾病的監測,會給以后的養豬帶來巨大的災難。在此,筆者希望通過對此病例的報道來引起引種場家的重視,并從中汲取些經驗教訓。
發病情況
某豬場前段時間從某種豬場引進一批種豬,回場后精神不佳,喜臥懶行,寒顫,飼喂時食欲不好,拱料少食。次日發現豬大便偏干,有黏膜,有的糞便稀軟呈灰綠色,豬只嗜睡,皮膚發紅。仔細檢查體溫在39.6℃-40.5℃,大部分豬眼結膜發紅,眼分泌物增多,有的咳嗽、流鼻涕。隨著病程發展,豬只皮膚由紅色變紫紅,耳根、臀、尾、腹部發紺,食欲完全廢絕,體溫在40.2℃-41℃左右,病豬氣喘、呈較明顯的腹式呼吸,出現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大便干潔,有的顏色較深,帶有黏膜,小便普遍變黃色或黃褐色。豬只消瘦,后肢無力,最后衰竭死亡。
剖檢2頭死亡豬只:口鼻有帶血色泡沫狀分泌物流出,耳、臀、腹、四肢呈藍紫色,眼圈、肛門及尾根呈藍紫色;死豬主要病變在肺,肺與胸膜或膈肌粘連,肺臟紅色肉變,與正常組織界限明顯,間質增寬,有的表面上結節狀增生,壞死水腫,切開肺組織,切面多汁,氣管、支氣管內充滿泡沫狀、出血性黏液及黏膜滲出物;胸腔積液,心包積液,心、耳表面有出血點,心肌有纖維素性滲出物,肝腫大,切開有瘀血,脾腫脹,腎蒼白腫大;死豬的頜下、肺門、腸系膜、腹股溝等部位的淋巴結明顯水腫出血;胃黏膜層充血。
結合臨床癥狀與實驗室檢驗,診斷為豬藍耳病與傳染性胸膜肺炎并發感染。
綜合防制方法
由于藍耳病的持續性感染,形成長期病毒血癥,豬只的免疫系統被破壞,再混合胸膜肺炎的感染,給本病的防制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在此,筆者總結了本次病例綜合防制的一些有效的經驗,以供參考。
1、發病豬只盡快隔離,以防水平和垂直傳播,盡早淘汰無治療價值豬只。
2、每天帶豬使用百菌消毒―30消毒1次,所用器械工具不得交叉使用,尤其是病豬所用注射針頭必須每頭更換1個針頭。
3、改善和加強飼養管理,減少各種應激,在豬只采食的日糧中,每500kg飼料添加平安康1kg,連續飼喂1周,飲水中補充角纖維和葡萄糖。
4、發病豬每天用黃金1號0.1ml/kg體重、0.1ml/kg體重的安全注射液、分點注射,每天一次,連續3天;對于食欲廢絕但呼吸癥狀較平穩豬只立即靜注0.5%葡萄糖生理鹽水500ml、病毒唑20ml、維生素B10ml、頭孢王每千克體重25-35mg混合靜注,另外肌注維生素C10ml,體溫較高者另加黃金1號10ml。呼吸困難病豬忌強行保定靜注,因極易造成衰竭窒息死亡。
小結
傳統觀點認為,豬藍耳病主要危害懷孕母豬和仔豬造成死產與哺乳仔豬高死亡率。但近來筆者觀察到在一個自繁自養的豬場本病流行較溫和,母豬流產死現象不多見,哺乳與保育較正常。而值得尋味的是往往是在育成階段(40-70kg)調動轉群(引種)等應激常常會暴發本病;與藍耳病狼狽為奸的若有傳染性胸膜肺炎參與,本病常常會帶來很大的損失。單純的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感染通過消毒隔離、全群添加氟苯尼考及病豬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短期內也能奏效而控制,但有藍耳病的協同下,病情會難以控制且病程較長。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