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南瓜的嫩蔓、嫩葉及葉柄均可食用,江蘇常州、宜興、溧陽等地區素有食用南瓜藤的習慣。一般食用部位:南瓜莖尖5~10cm的嫩葉、嫩莖稍稍撕去表皮柔毛,或莖尖以下50cm內的脆 嫩多汁的葉柄,撕去表皮。素炒南瓜藤清爽脆嫩,極為可口,是炎熱夏季佐餐之美味,亦是春節宴席上的高檔佳肴。
南瓜較耐病害,且耐高溫高濕,農藥用量極少,實為伏缺季節優質安全的綠葉菜類。另外, 以收獲果實為目的的南瓜品種也可兼收南瓜藤。
1 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1 溫度 南瓜屬于喜溫蔬菜,對于溫度的要求因品種不同而略有差異。 一般來說,南瓜生長最適宜的溫度為18~32℃,種子開始發芽的溫度為12~13℃,高于30~35℃時,發芽迅速但芽苗纖弱。南瓜幼苗期能忍受較低的溫度,大苗(3~5葉)可忍受短時間0℃低溫,可利用這一特性進行反季節栽培,在春節期間上市。江蘇武進、宜興、溧陽地 區春節期間南瓜藤價格可高達15~20元/kg。
1.2 日照 南瓜為短日照蔬菜。生長期間若光照條件好,植株生長正常,節間較短,葉片、葉柄肥厚。
1.3 水分 南瓜根系強大,但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層的耕作層中,相對較淺 。以采收南瓜藤為目的的栽培方式應注意田間保濕,尤其在夏季高溫強日照、葉片蒸騰作用旺盛的季節。若干旱數日,空氣濕度較低時,南瓜萎蔫現象嚴重,干旱持續時間長可導致南 瓜莖葉水分減少,纖維增多,食用品質降低。
1.4 土壤肥料 南瓜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廣,一般土壤都適宜生長。南瓜生長適宜的土壤pH值為5.5~7.5。不同生長發育時期對養分吸收量有差異。幼苗期吸收養分少且緩慢,爬蔓后吸肥量則急劇增加。
2 栽培技術
2.1 播種育苗 蘇南地區在2月中、下旬大棚育苗,“五一”期間南瓜藤 即可大量上市;10月中下旬育苗,利用大棚加小拱棚進行反季節栽培,可保證元旦、春節期 間市場供應。
播種前將南瓜種子在55℃溫水中浸種2小時,撈出后沖洗干凈,用7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 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浸2小時,清水沖洗后,在20~25℃條件下3~4天即可發芽播種。采用簡易育苗方式,要注意保護根系,以縮短緩苗期。
2.2 定植 栽植地塊提前15天深翻曬垡。一般667m2施腐熟農家肥1000kg、復合肥50kg作基肥。整地筑畦,畦寬1.6m,栽2行,行距0.8m,株距0.5m,溝寬0.3m ,長至3~5片葉時即可定植。
3 田間管理
3.1 追肥 定植后7~10天,追施稀薄速效氮肥,施肥時注意防止淋濕瓜葉。主蔓打頂后,在距植株根部0.3m周圍穴施少量復合肥。每次采收后普澆稀薄速效氮肥,以促進枝蔓萌發。
3.2 整蔓、壓蔓 8~10片葉時摘除頂芽,促其多生側蔓。側蔓長0.8~1.0m時可采摘頂梢莖尖上市。每條側蔓保留3~5片葉,以確保萌發新蔓,采收時注意理順枝蔓。南瓜易萌發氣生根,具有吸收作用。因此,可在采收理蔓后用土壓住保留的枝蔓,以增 強吸收能力,促進新蔓萌發。
3.3 病蟲害防治 蘇南地區南瓜蟲害較少,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白粉病、 霜霉病等。病毒病多由蚜蟲傳播,栽培時注意及時用藥噴殺蚜蟲,可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 500倍液、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防治;防治白粉病可用20%三唑酮乳油1500~2000倍液、 27%高脂膜乳劑80~100倍液交互使用;防治霜霉病可用64%殺毒礬400倍液、25%瑞毒霉素1000~1500倍液交互使用。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