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江蘇農業信息網 閱讀數:
一、繁殖習性
三角帆蚌是雌雄異體,繁殖季節4—6月,5月下旬至6月上旬為繁殖旺期,一般要求在4月中下旬完成附苗。在繁殖季節,成熟的精子排出體外,精子隨雌蚌的呼吸水流進入其鰓瓣,和卵子相遇而受精。受精卵在鰓瓣內發育成鉤介幼蟲。
二、人工繁殖技術要點
1、親蚌的選擇:蚌齡一般為4—6齡,外殼完整,生長年輪寬大。
2、母蚌成熟度的檢查:正確判斷鉤介幼蟲(俗稱蚌籽)成熟度是繁殖中的重要環節,一般采用“一看二取”法。看:看母蚌外鰓的顏色呈紫黑色或褐黃色,卵粒模糊不清為成熟;取:用針刺外鰓時能拉得出細絲為成熟,否則為不成熟。
3、附苗魚的選擇
三角帆蚌的鉤介幼蟲的*附苗魚是黃顙魚。黃顙魚要體質好,無損傷。
4、人工采苗
采苗要選擇晴好天氣。采用靜水采苗法,具體操作如下:將成熟的母蚌外殼洗凈,陰干0.5—2小時,然后放入盛水盆中,水剛好浸沒蚌體,不久,母蚌就會排出絮狀粘物即鉤介幼蟲,待其排放到一定數量后,取出母蚌,放入黃顙魚進行附苗。要不斷地灑水和攪拌魚體,以增加附苗機會。當黃顙魚鰓上有較多小白點時,可將魚撈出,放入網箱或幼蚌池飼養。
附苗數量依黃顙魚的個體大小、體質而定,個體大,體質好多附點,反之少附點。
鉤介幼蟲在黃顙魚身上寄8—18天左右脫落(寄生時間隨水溫的上升而縮短,積溫280℃左右)。如黃顙魚是網箱飼養,在脫苗前2—3天,要將魚放入幼蚌池。幼蚌池面積一般為1m2,每只池放附苗魚1.5公斤左右,保持流水,待鉤介幼蟲全部脫落后,取出黃顙魚。
三、稚蚌培育
在稚蚌培育期內均要保持流水,為稚蚌生長提供豐富的飼料和高溶氧。隨著蚌體的生長,要適當加大流速和流量,同時要向蚌池加河泥。河泥的厚度以小蚌能豎直為標準。當小蚌長到lcm左右時,可以進行分養了。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