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河北省辛集市植保站 閱讀數:
1、谷子白發病:幼苗被害后葉表變黃,葉背有灰白色霉狀物,稱為灰背。旗葉期被害株頂端三、四片葉變黃,并有灰白色霉狀物,稱為白尖。此后葉組織壞死,只剩下葉脈,呈頭發狀,故叫白發病。病株穗呈畸形,粒變成針狀,稱刺猬頭。
防治方法:(1)輪作。實行三年以上輪作倒茬。(2)拔除病株。在黃褐色粉末從病葉和病穗上散出前拔除病株。(3)藥劑拌種。50%萎銹靈粉劑,每50公斤谷種用藥350克。也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每50公斤谷種用藥150克。
2、谷子銹病:谷子抽穗后的灌漿期,在葉片兩面,特別是背面散生大量紅褐色,圓形或橢圓形的斑點,可散出黃褐色粉狀孢子,像鐵銹一樣,是銹病的典型癥狀,發生嚴重時可使葉片枯死。防治辦法:當病葉率達1%~5%時,可用15%的粉銹寧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進行第一次噴藥,隔7~10天后酌情進行第二次噴藥。
3、谷瘟病:葉片典型病斑為梭型,中央灰白或灰褐色,葉緣深褐色,潮濕時葉背面發生灰霉狀物,穗莖危害嚴重時變成死穗。防治方法:葉面噴藥防治。發病初期田間噴65%代森鋅500~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200~300倍液噴施葉面防治。
4、粟灰螟:粟灰螟屬鱗翅目螟蛾科,又名谷子鉆心蟲,是谷子上的主要害蟲,以幼蟲鉆蛀谷子莖基部,苗期造成枯心苗,拔節期鉆蛀莖基部造成倒折,穗期受害遇風易折到造成癟穗和秕粒。發生規律:粟灰螟在河北省一年發生三代,越冬幼蟲于4月下旬―5月初化蛹,5月下旬成蟲盛發,5月下旬―6月初進入產卵盛期,5月下旬―6月中旬為一代幼蟲為害盛期,7月中下旬為二代幼蟲為害期。三代產卵盛期為7月下旬,幼蟲為害期8月中旬―9月上旬,以老熟幼蟲越冬。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當每1000株谷苗有卵2塊,用80%敵敵畏乳油100ml,加少量水后與20kg細土拌勻,撒在谷苗根際,形成藥帶,也可使用5%甲維鹽水分散粒劑25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2000-3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1.8%阿維菌素1500倍液或1%甲胺基阿維菌素2000倍液等藥劑防治,重點對谷子莖基部噴霧。
5、粘蟲:咬食作物的莖葉及穗,把葉吃成缺刻或只留下葉脈,或是把嫩莖或子粒咬斷吃掉。防治方法:DDV熏蒸法,每畝用80%DDV,0.4斤-0.5斤兌水1-2斤拌谷糠、鋸末等5-6斤,于晴天無風的傍晚均勻撒于谷田即可。噴霧法選用2.5%的功夫、氯氰菊酯兌水噴霧,90%的萬靈、Bt乳劑等農藥進行防治,但施藥期要提前2天-3天。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