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云南開遠市種子管理站 閱讀數:
玉米地膜覆蓋是玉米增產效果最為顯著的措施之一,在近幾年的玉米高產創建活動中都起到顯著增產的作用。為擴大玉米地膜覆蓋推廣示范工作,完善地膜玉米栽培技術,現將主要技術措施介紹如下:地膜玉米栽培技術是以地膜覆蓋為核心,配套精細整地、科學施肥、選用良種、適時播種等措施的玉米高產穩產綜合栽培技術,適合于我市土層深厚、質地疏松、保水保肥能力較強、肥力中等以上的山區半山區玉米種植區域。
1、選用良種,選用近幾年增產較穩定的云瑞88,路單8號、云瑞8號、紅單6號、遠單1號、五谷1790等品種。
2、精細整地:在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深翻土壤,促進土壤熟化,播種前再進行一次翻耕,要求做到土垡細碎、無雜草叢生。
3、合理施肥:結合整地,一次施足底肥,一般畝施農家肥料1~1.5噸,尿素15公斤,普鈣50公斤,硫酸鉀5~8公斤,追肥一般在幼苗6~8葉期追施尿素10公斤作苗肥,在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20~25公斤作穗肥。追肥方法:苗肥采取打孔追肥,穗肥采取破膜追肥,(因此時一般進入雨季,可將地膜清除進行培土)。要在透地雨前及時覆土起壟,一般壟面寬1.2米左右,壟面中間開出深5厘米、寬8厘米左右的施肥槽,將肥料施于槽中。
4、搶墑播種:我市玉米種植區域大多靠自然降水灌溉,常年雨水要到五月后才會下透地雨,透地雨下后就及時覆膜,覆膜前壟面噴施除草劑山水乙秀,津乙伴侶,覆膜時先將膜的一端用土壓牢,再將膜兩邊拉緊置于溝內,邊覆膜邊壓土將膜兩邊埋入土中6~9厘米。然后播種,用小鎬在將膜挖開直徑6厘米左右的小洞,種子播于其中,雙株留苗,塘距0.5~0.6米,單株點播株距0.25~0.3米,保證畝基本苗在3800株以上不超過4200株,行距大行0.8米,播種時兩行間呈丁字形走勢,植株間不互相爭光爭水爭肥。另外,對于地多勞力不夠的農戶,在雨水透地后,有的為了搶墑播種,充分利用自然降水,進行跟牛條播的地塊,覆膜可在出苗80%以上時進行,方法與上述一致。只是要注意要邊覆膜邊進行放苗,不然會造成燒苗。
5、查苗補苗,無論是哪種覆膜方式,都要進行查苗補苗,對有缺塘缺株的,可采取催芽補種,缺苗少的可結合間苗帶土移栽補缺。
6、防病治蟲,對地下害蟲如地老虎可用綠地蟲清拌土施用或50%辛硫磷乳油2000倍噴霧;玉米主要預防灰斑病。主要采取選用良種和健康栽培技術進行預防,也可于頂葉初期用50%多菌靈粉劑或7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噴霧預防。
7、適時收獲:當苞葉變黃,籽粒變硬時,應及時收獲,晾曬。同時要清除地里殘膜,集中處理,避免污染土壤和后茬作物。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