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中國網 閱讀數: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鼓勵和引導城市工商資本到農村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種養業。采取公司+農戶、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訂單農業等方式,重點發展種養業產前和產后服務、設施農業、規模化養殖和“四荒”資源開發等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產業,帶動農戶發展產業化經營;鼓勵企業與農戶建立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采取保底收購、股份分紅和利潤返還等方式,讓農民更多地分享加工銷售收益。
1 小小肉鴿承希望 助農脫貧展翅飛
一大早,當記者來到位于華康村石康坡鴿子養殖戶黃鴻的肉鴿養殖場時,遠遠地就聽到了鴿子們“咕咕”的叫聲,這對于黃鴻來說就如同天籟,因為這群肉鴿就是他脫貧的希望。盡管對于記者的來訪,黃鴻非常歡迎,但是他還是婉拒了記者想要進入養殖場內參觀的請求。“春天是最容易傳播病菌的季節,每進出一次養殖場都需要進行全面的消毒,否則肉鴿很容易被傳染上疾病。”話語間,黃鴻對這些小生靈的呵護之情溢于言表。于是,在養殖場外,黃鴻向記者介紹起了自己養肉鴿的經歷。
在2012年養殖肉鴿前,黃鴻全家人僅靠種植2畝田地為生,人均年收入不足2300元,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看著同村有些能人靠養殖肉鴿脫了貧,他也開始心動,尋思著自己買些種鴿回來飼養。“養殖肉鴿需要的場地家里都有,可是錢從哪來可愁壞了一家人。”這對黃鴻告訴記者,目前市面上種鴿的銷售價格大概是60元一對,當時計劃購買600對,那就需要36000元,加上建設養殖場等,保守估計養鴿場的初步投入就需要8萬元,這對于一個年收入僅有幾千元的家庭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一個“錢”字,不僅讓黃鴻窮了幾十年,現在又繼續把他攔在了脫貧的門外。
就在黃鴻一籌莫展的時候,邕寧區扶貧辦給他帶來了希望。在得知他的情況后,扶貧辦的工作人員為他爭取到了1.5萬元扶貧款。加上黃鴻自己拼湊的7萬多元資金。此外,還指導黃鴻參加農家課堂講座,由帶頭養殖戶傳授養殖肉鴿的經驗技術,通過交流學習,讓他提前了解肉鴿養殖技術。就這樣,2012年7月,黃鴻建成300平方米面積的肉鴿養殖基地,養殖肉鴿600多對。“6個月大的一對種鴿,30—40天就可以產一對蛋,經過18天左右的孵化,再養殖25天左右就可以銷售出去。目前乳鴿的市場價在30元一對,種鴿則可以賣到60元一對。從開始孵化到銷售出去,每對乳鴿的養殖成本在10元左右。”現在,黃鴻一家人把這群鴿子當成自己脫貧致富的“金鑰匙”。他表示,目前肉鴿養殖僅僅處于起步階段,兩年后就能收回成本。到那時,全家的年收入可以達5萬元以上。
黃鴻的肉鴿養殖僅僅是村子里肉鴿養殖戶脫貧致富的縮影。對于養殖數在2000對以上肉鴿養殖大戶來說,黃鴻家的肉鴿養殖場只是處于中等規模,根據邕寧區開展城區級定點扶貧工作,實行“領導掛點,單位包村(坡),干部包戶”的工作責任制度,華康村今年將在現有的21戶養殖戶肉鴿基礎上,又增加了5戶,實現規劃的26戶養殖戶。屆時將逐步做大肉鴿養殖這個脫貧產業。
2 百香果荒山百里香 企業化經營前景寬
當記者來到華康村時,村里隨處可見的紅色山石吸引了記者的注意。華康村多山,而山石以風化石為主,想要開墾種植,首先需要把石頭細細敲碎。由于太費工夫,不適合耕種,華康村大片山地被常年荒廢。
然而,就是這些在村民眼中的荒山,卻在2012年被徹底改變了面貌。2012年10月,廣西力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華康村簽訂了承包合同,要將華康村3000畝風化石山地經過土地流轉方式進行整合,重點發展為百香果、園林綠化苗木花卉種植示范基地。
不到半年的時間,華康村滿山都支起了種植百香果的木架,在勾機、挖掘機等大型機械的幫助下,目前華康村已被流轉的2600畝土地中有1000畝已種上了百香果,并在其中400多畝中套種了穿心蓮,金錢草等中藥材,今年將繼續采用土地套種的方式擴大面積套種苗木1600畝,如白玉蘭、美麗木棉、扁桃、秋楓等15品種。廣西力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玉軍告訴記者,華康村的風化石中含磷多,特別適合園林綠化苗木、百香果的生長。而百香果則具有幾乎無蟲害,一年四季都有掛果的生長特點,因此不需要打農藥,也不必費時管理。這些得天獨厚的優勢對于公司和百香果產業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優勢。胡玉軍估計,現有1000多畝的百香果,今年將可收獲到15萬公斤左右的果實。按照目前每公斤4元—6元的市場價,僅百香果今年的銷售額就將近百萬元。
胡玉軍表示,百香果、苗木的種植,除了促進公司的發展,同時大力促進了村民的收入。公司聘請了當地60名村民為農業產業工人,經過培訓之后,主要負責施肥、打農藥、修剪苗木、除雜草等工作,一個月就可收入1600多元。工人們除了獲得12個月的工資以外,還額外有一個月的補助加獎金,同時公司還為工人購買了意外保險。如此一來,工人們年收入就達到了1.8萬元—2萬元。此外,土地流轉以后,村民們除了獲得流轉土地一年一畝300余元的租金以外,還可以在自留地里種植苗木,公司將提供一條龍服務:免費提供苗種、技術培訓,保價回收農民產品。
據了解,廣西力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今年預計將再投入2750萬,用于建立3500平方米的培訓大樓、道路、人飲水工程建設、苗木種植等。屆時,每周將會不定期地在培訓大樓里對當地農戶進行技術培訓。并將投入700萬元向農戶免費提供苗種、技術培訓,帶領村民們在自留地種植苗木。對于今年的發展規劃,胡玉軍已經胸有成竹:基地繼續按照“公司+合作社+農戶”等模式,引導華康村將原有的零散、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向規模化、企業化經營轉變,大膽探索高效農業,從而帶動村民收入在3年內得到大幅提升,實現脫貧。
3 變輸血為造血對口扶貧落到實處
2012年3月,邕寧區與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相思湖新區簽訂了幫扶協議。今后5年,這兩個開發區每年將分別向邕寧提供260萬元用于扶貧項目建設。2012年,兩開發區幫扶的520萬元,已用于邕寧區華康村等4個貧困村的6個基礎設施項目和11個產業開發項目建設。此外,廣西農科院、自治區編辦、廣西北部灣銀行、自治區接待辦、市水利局、市發改委等單位,2012年3月以來,陸續到邕寧區定點幫扶貧困村投入相應資金進行幫扶工作。
據了解,2011年,邕寧區被自治區人民政府確定為全區“十二五”時期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城區,有15個整村推進的貧困村。2012年,邕寧區得到自治區、南寧市對口幫扶單位和定點幫扶單位的大力支持,2012年城區15個貧困村的對口幫扶單位分別與15個扶困村簽訂《定點幫扶責任書》,派出精干人員擔任第一書記,真正做到單位包村,干部包戶。據統計,每個貧困村新增資金投入達40余萬元,最多的達100萬元以上,將使貧困村的面貌明顯改變,進一步緩解群眾行路難、飲水難、就醫難的現實問題。
除了對口單位的幫扶,邕寧區充分發揮本區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優勢,扶持和引導貧困村發展水果、中藥材、蔬菜、畜牧等產業,打造適宜貧困地區的特色產業,建設種養專業村,實現一村一品。今年,在“中央一號”文件的指引下,邕寧區將積極幫助扶貧龍頭企業在貧困地區建立生產基地,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通過“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帶動周邊群眾發展種養產業,增加農戶的經濟收入。大力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增強應對市場風險能力。把扶貧支持的“輸血”行為轉變成村民的“造血”功能,整合科技資源,加強科技扶持,以貧困村最具資源優勢和農民參與程度最高的種養業為切入點,開展科技扶貧項目(試點)實施工作,為貧困村培育適度規模的支柱產業、提高勞動者的科技素質、增加農民收入提供科技支撐。同時,圍繞產業發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貧困地區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夯實發展基礎,走出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