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廣東省山區信息網 閱讀數:
甘蔗黑穗病又稱甘蔗鞭黑穗病、黑粉病、灰包病或公甘蔗,屬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分蘗期,該病在我國各產蔗省區普遍發生。隨著中國蔗區不斷擴大,蔗田連年連作,甘蔗黑穗病日漸猖獗,高發病區黑穗病率達30%以上。發病后蔗株從梢頭長出一條黑色鞭狀物,隨后葉片、節間變細,最終不能形成有效蔗莖而降低產量和品質。
1、癥狀。
該病最明顯特征是病蔗梢頭有一條向下內卷的黑色鞭狀物,稱為黑穗鞭,長幾厘米至數10厘米不等。鞭中央是由薄壁組織或維管束組織構成的心柱,外圍包著一層厚垣孢子。病鞭在形成初期,外包一層銀白色薄膜,即甘蔗表皮。病株未抽出鞭狀物前,葉片細長,葉色淡綠莖細小,節間長,后破裂散出大量黑粉,最后只剩下心柱。染病種蔗萌芽早,莖細小,葉細長,淡綠,分蘗增多,后分蘗上也長出黑穗鞭。
2、病原菌及傳播途徑。
病原物為甘蔗鞭黑粉菌,屬擔子菌亞門真菌。厚垣孢子近圓形呈棕或黑色,單胞具乳突,大小5~6微米,萌發長出長短不一的擔子。擔子3~4個細胞,每一細胞產生1至數個擔孢子。擔孢子透明,橢圓形。該菌有不同生理小種。病菌以冬孢子形成落在甘蔗芽、甘蔗宿根和土壤中越冬,這些帶菌的種蔗、宿根和土壤成為次年發病的初次侵染源。病菌侵入蔗芽分生組織內,有一部分在當年刺激蔗芽長出側芽產生黑穗鞭,鞭上散出的冬孢子,落在地面,隨著雨水或灌溉傳播,侵染甘蔗根頭部的芽或晚抽出的分蘗,黑穗鞭上的冬孢子又會成為當年病害再次侵染的菌源。
3、發病條件。
厚垣孢子在干燥土壤中可存活數月至1年,冬春干旱有利于冬孢子的存活,而高溫高濕則對病菌的萌發和侵入有利。因此,在長期干旱、高溫的灌溉地區和冬春干旱、夏秋多雨的地區,甘蔗鞭黑穗病的發病率高,發病重。宿根蔗田比新植蔗田發病重;宿根年限越長,病害發生越重;梢頭苗做種地較整株做種地發病輕;氮肥施用過多,會促使遲分蘗和側芽生長,發病重。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