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中國農藥網 閱讀數:
黃芪白粉病在黃芪的生長期危害相當嚴重,嚴重影響產量降低了品質。及時進行農藥防治,減少經濟損失。
癥狀黃芪白粉病不僅危害葉片,也危害花蕊、莢果、莖桿等部位。黃芪白粉病發病初期,葉片和莢果產生稀疏的白色粉狀霉層。發病后期,白粉呈灰白色,葉片枯黃,病葉上出現許多小黑點。
病原菌黃芪白粉病是由白粉菌屬豌豆白粉菌侵染而致病的。閉囊殼球形或扁球形,黑褐色,閉囊殼內有數個子囊,子囊橢圓形,倒卵形,無色,有短柄。
發生特點經調查,黃芪白粉病于9月下旬形成有性世代,以子囊果在病殘體上越冬。翌年5月份氣溫達到20度以上時,病菌孢子萌發,首先感染二年生黃芪植株,出現發病中心,病菌繁殖,重復侵染,葉片上出現白色粉狀物,借風傳播,并迅速向鄰株蔓延,很快布滿全田,8~9月份病情嚴重,普遍率及嚴重度均達100%,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形成子囊果,隨病殘體落入土壤越冬。據中國農藥肥料網了解,田間先出現發病中心,然后向四周蔓延發病,是該病發生的特點。
防治方法:
藥劑防治:黃芪白粉病發生期較長,6~10月份防治黃芪白粉病為*時期。在發病初期噴50%托布津或50%多菌靈800~1000倍液,每10天一次,連續2~3次。中期及后期各噴藥1次,用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噴霧,防治效果達90%以上。農藥廠家建議,可用甲托70%可濕性粉劑、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噴霧防治。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