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京郊日報 閱讀數:
設施土壤由于復種指數高,肥料投入量大,再加上沒有天然降水的淋溶作用,導致鹽分無法及時下滲散失,隨種植年限的增加,極容易發生次生鹽漬化。鹽漬化打破土壤原有的酸堿平衡,使土壤變酸,土壤養分失衡,部分營養物質無法被作物吸收;土壤結構被改變,板結嚴重,耕層變淺,通氣透水性變差。當土壤總鹽濃度大于0.3%時,即能明顯抑制植株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作物出現明顯的生長障礙。
土壤是否發生鹽漬化,通過看地面顏色、看蚯蚓活動、看植株就可以判斷。
一是看地面顏色
如果地面出現紅、白、青三色就說明土壤中礦物質元素大量積累富余,出現鹽漬化。紅色是紫球藻,是一種鹽堿的指示植物。它的出現說明土里的鹽分已經很高,達到0.5%左右要進行改良。白色是地表積累一層白霜,百姓叫“返白堿”,是由于過量施用化肥,使鈣、鈉、鎂等陽離子在土壤表面大量積聚,與氯離子、硫酸根、碳酸根等發生化合反應形成。綠是苔蘚,苔蘚有兩大喜好,一是潮濕,二是鹽堿。在氮肥過剩的情況下會迅速繁殖,常見于設施灌溉管道附近。地面顏色最直觀地反映出化肥投入過剩或土壤有機質降低,保肥能力下降,生產條件惡化。
二是看蚯蚓活動
蚯蚓喜歡富含有機質的土壤。如果發生鹽漬化,土壤有機質含量減少,易板結,透氣性差,土壤缺少必要的食物和空氣,蚯蚓的生存和繁殖能力就會大大下降,土壤改良恢復能力就會減弱。
三是看植株
由于鹽漬化土壤中有機質減少,鹽分升高,透氣性降低,養分的移動性變慢,根系活性下降,蔬菜容易出現漚根、死棵、缺素等現象。作物根部受病害侵染更容易,營養元素則更難吸收,形成惡性循環。
防治土壤鹽漬化的方法主要有:一是增施秸稈有機肥。秸稈分解殘留的陽離子較少,即使連續多年使用也不會引起土壤次生鹽漬化。秸稈肥既能阻斷上升的毛細管水,又能在分解過程中消耗表土中的氮素,有利于控制鹽害。二是少用含氯含硫的化肥,最好選用緩效性肥料和有機無機復合肥。因為氯化銨、氯化鉀、硫酸銨的致鹽能力大于尿素和復混肥。三是做到平衡施肥,要根據所種蔬菜品種的需肥特性進行計劃施肥,并采取少量多次的施用方法,防止一次性用肥過多。四是排水除鹽,在夏季揭去棚膜,利用雨水淋洗表層土壤。危害嚴重的大棚,還可采取灌水洗鹽的方法,即平整棚內土地后,灌水5厘米左右,浸泡幾天后排除,反復進行2-3次。五是輪作排鹽,通過種植豆科作物、綠肥、高粱等作物來吸收鹽分,降低鹽害。蔬菜中黃瓜、四季豆、番茄等抗鹽能力較弱,而木耳菜、蘆筍等抗鹽能力較強,栽培時可因地制宜選擇。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