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目前山東省蔬菜大棚到了更換下茬蔬菜之際,針對換茬以及土壤施肥存在的問題,我們給菜農朋友提出如下合理化建議。
第一:目前大棚土壤和使用肥料存在的問題
1.老棚區土傳病害加重。在大棚土壤中越冬越夏的病菌有:蔬菜根疫病菌,枯黃萎病菌,立枯病菌,菌核病菌等。
2.根結線蟲發生有加重的趨勢。
3.肥料使用不合理引起的肥害、鹽害等造成生理性病害和根部病害加重。
4.偏面強調使用大量元素肥料使用量,造成土壤板結。
5.底肥偏面使用氮肥造成蔬菜生長前期氮鉀比例失衡,影響蔬菜健康生長和產量下降。
6.微量元素肥料嚴重不足,影響氮磷鉀肥料的協同吸收,從而導致整體產量不高。
7.蔬菜生長中后期脫肥,影響鉀肥的吸收利用。
8.老棚土壤可溶性磷富足,可溶性鉀每年以10-30毫克/千克速度遞增。
第二:摒棄過時的肥料使用觀念,科學使用肥料
肥料使用與病害存在直接的相關性。科學使用肥料,病害明顯減少并提高蔬菜抗病能力和大幅度提高產量。
1.底肥問題:俗話說:“三追不如一底”。底肥非常重要,底肥應該全面并有所重點突出,目前針對大棚應該側重鉀肥、微量元素肥料、有機肥料、微生物菌肥料。特別注重微量元素肥料、微生物肥料和有機肥料。稀土肥料和微生物有機肥料是重點要使用的。
2.雞糞存在的問題:雞糞主要補充的是氮肥,雞飼養過程中添加了食鹽,5-8方雞糞就有30-40公斤的食鹽氯化鈉,因此雞糞的副作用非常大,特別是深冬季節更不能隨意使用未腐熟的雞糞做底肥。
3.大量元素要科學使用:按照現代科學使用肥料理念,氮鉀比例1:3,氮鉀可協同吸收,否則氮肥過多影響鉀肥料的吸收。建議氮肥做底肥少施,少施勤追。鉀肥底施要一次性集中使用到栽培壟里。鉀肥在蔬菜開花和果實膨大期這段時間需求量*,中后期需要量逐漸下降。磷肥要少施或者不施。注意:磷鉀肥料避免撒施,和有機肥料或者微生物菌肥料一起拌和后集中使用。
4.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使用:微量元素是大棚土壤缺少的,在高產的蔬菜大棚中,微量元素的缺乏限制了蔬菜高增產。鋅肥、硼肥在植物體內作為生長素酶的合成成分,參與植物的生長調節功能。缺乏鋅、硼,會發生病毒病害和生理性小葉病。因此,育苗移栽過程中要用鋅肥等微量元素肥料作為底肥,做到從緩苗就滿足植株對微量元素的需要,從而控制病毒病害。硼肥在開花之前到花芽分化是必要的。稀土元素活化植物體內的酶具有獨特專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很多酶的組成成分,控制預防多種疑難雜病有特殊的作用。使用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可以間接提高地溫和提高植物酶的活性,提高蔬菜抗低溫能力,由于微量元素是刺激生長素的合成物質,使用微量元素可以促進根毛的分叉和毛細根的生長,從而刺激作物對肥料的吸收能力。
5.微生物菌肥使用:微生物菌肥可以分泌一些次生代謝物質佶抗病原菌的繁殖。菌在土壤中繁殖需要食物來源--碳氮比例在10-20:1的比例。補充碳源有機肥料是微生物菌肥存活繁殖的基礎。因此要做到微生物菌肥*限度的發揮作用,除了補充微生物菌以外,最主要的是給這些微生物提供生存的食物--有機肥料。微生物肥料中的放線菌、芽孢菌等產生大量抗生素殺死土壤中的病原菌的菌絲體和菌核,病害明顯減少。但是微生物菌肥料并不能代替化肥作用。微生物菌繁殖時可以大量產生熱量提高地溫,刺激生根能力,是深冬蔬菜大棚首選的肥料。
6.磷肥使用:磷是作物營養三要素之一,磷肥容易被土壤固定,在土壤中移動性小,肥效轉化慢,作物難以吸收利用,目前磷肥的利用率僅為10%-20%。磷肥最好是一次性使用。磷肥中的磷酸根離子易與土壤中的鐵、鋁、鈣、鎂等元素起化學反應,變為難溶性磷肥。因此,在施磷時最好混合有機肥、微生物菌肥料一起堆漚,在堆積過程中,有機肥能分解出有機酸并發出熱量,可以促進磷肥的溶解。有機肥在腐熟過程中所形成的腐植質是兩性膠體,在酸性或堿性土壤中,可以起緩沖作用,使土壤保持接近中性的環境,從而提高磷肥的有效性。所以,磷肥一次性和有機肥料集中底施,既能增強肥效,又可減少固定。 7.鉀肥的使用:鉀肥在組織中的作用就是參與運輸,通俗的講是運輸和載體作用,如同我們人類的火車汽車等運輸工具。蔬菜生長前期到果實膨大期需求量*。后期多余的鉀離子會通過根釋放進入到土壤中。鉀肥在土壤移動性很差,鉀肥的固定是伴隨著磷肥的固定而固定,其次土壤干旱引起鉀的晶格化也被固定一部分。根據各地測土配方化驗數據:大棚連年使用大量的含鉀的肥料,大棚土壤中以 10-30ppm有效鉀逐年遞增。使用鉀肥應該前重后輕,集中溝施或者穴施,不要做追肥或盡量少做追肥使用。 8.氮肥的使用:氮肥由于在土壤中容易流失,氮肥吸收利用率20-30%。原因是反硝化細菌反銷化作用、揮發、淋溶、土壤微生物爭奪等等。因此底肥盡量少施氮肥,過去一次性施足氮肥的觀念是錯誤的,氮肥容易流失所以要少施勤施。況且蔬菜幼苗期不需要太多的氮肥。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