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華龍網 閱讀數:
“地里有活時在家里忙,地里沒活做的時候就到附近獼猴桃基地打零工,一個月能掙1200多元,顧家掙錢兩不誤。”正在獼猴桃基地除草的黃溪鎮塘河村2組村民張成香說,這種掙錢方式不比在外打工差。
據悉,該獼猴桃示范基地始建于2011年底,面積有1500畝。基地管理員介紹說,基地是通過流轉土地的方式建立起來的,在勞務用工上優先聘用當地的農民。目前,在基地長期務工的留守婦女有20人。
除了在塘河村獼猴桃基地,筆者在正在建設中的新明村200畝蠶?;兀吹綆酌羰貗D女在整理桑地,為冬栽桑做準備,她們有說有笑,臉上充滿笑容。
“我們以前在家照顧老人孩子,沒有其他門路,掙不到錢?,F在每月有一半時間在基地務工,主要干松土、施肥、除草、澆水等輕體力活,每天能收入80元,真是太好了。”黃溪鎮新明村3組村民陳玉翠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高興地說。
獼猴桃基地和蠶?;刂皇窃撴偭羰剞r民“兩棲”增收一個縮影。近年來,黃溪鎮通過大力發展特色效益農業,為留守農民創造務工機會,這種“兩棲”增收已經成了越來越多留守農民的生活寫照。
“黃溪鎮是黔江區最偏遠的鄉鎮之一,距離城區69公里,村里的人除了那一畝三分地的收入也沒有別的經濟來源,為提高生活水平,村里的青壯勞力選擇外出打工掙錢。”黃溪鎮分管負責人張昌林說,隨之而來的一些問題也日益顯現,為了管孩子、照看老人,想出去難,可不出去又沒有錢賺,生活更難。
張昌林還說,對于拓寬留守農民“兩棲”增收門路,一是引進三磊田甜農業公司,建成優質獼猴基地1500畝,引進嘉黔木業,發展以巨尾桉、臺灣榿木為主的經濟林10000畝;二是以李黃蔬菜專業合作社為依托,種植辣椒、蜜本南瓜、紫紅薯等特色蔬菜6500畝;三是采用“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大力推廣桑地流轉,發展蠶桑產業,形成200畝以上蠶桑基地2個;四是積極引導打工者返鄉創業,為“兩棲”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據悉,該鎮有500多名留守農民“兩棲”增收,全年務工收入超過800多萬元。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