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花卉中國 閱讀數:
【簡介】
龜背竹銹病主要為害葉片。發病普遍,國內外均有報導。發病嚴重的葉片病斑累累,影響觀賞。
【癥狀】
葉片病斑初為黃色,中央漸變灰褐或灰白色,稍下陷,邊緣有一黃褐色隆起線,病斑圓形或橢圓形,直徑2~4毫米。葉背的病部生出黃色和黃褐色的銹粉狀物,此即為病菌的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
【病原】
龜背竹銹病(Pucciniapaullulaf.sp.monsterae)為擔子菌亞門、冬孢菌綱、銹菌目、柄銹菌科、柄銹屬的真菌侵染引起的。病菌的夏孢子初無色,后變黃褐色,近球形,孢壁具小刺,直徑20~29微米。冬孢子黃褐色,橢圓形,雙細胞,具隔膜,在分隔處稍縊縮,兩個細胞易分離,孢壁光滑,具無色孢柄,冬孢子大小24~27×19~22微米。其無性階段為夏孢銹菌[Uredosp.]。在重慶可見病菌有性階段冬孢子,而在廣州地區迄今僅見其無性階段夏孢子,并以夏孢子作為初次和再侵染接種體。
【發生規律】
病菌以菌絲體和冬孢子在活寄主體上越夏越冬,次年借助氣流傳播并反復侵染。本病在廣州3~6月和10~11月為盛發期,高溫和嚴寒氣候消退。病菌主要在病葉上越冬。葉片被銹菌侵染形成壞死組織,往往為炭疽菌乘虛而入,復合為害,加重病情。栽植過密,園圃通風不良,溫暖潮濕的天氣,有利于病害的發生和發展。
【防治方法】
1.重病葉片應予剪除燒毀。栽植不宜過密,改善園圃通透性。
2.發病前噴灑1%波爾多液保護。發病期間交替噴灑25%粉銹寧1500~2000倍液,或20%嗪氨靈800~1200倍液或40%多硫浮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70%托布津(1∶1)1000倍液或50%硫磺懸浮劑200~300倍液,交替噴施3~4次。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