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新華網 閱讀數:
【導語·中國農業網】在213個農業園區的引領下,除了關嶺的火龍果,貴州省的茶葉、中藥材、苡仁米、果蔬等特色產業正從農戶自發種植走向布局區域化、生產規模化、產品商品化、經營集約化、產業一體化,昔日的土特產禮品正變成助農增收的特色商品。
北盤江岸邊的關嶺自治縣板貴鄉峽谷村石漠化嚴重、土地零碎,有學者曾說“不適宜人類居住”。然而去年以來,當地的山地成了企業的搶手貨,年租金超過1200元。縣農業局干部王小仲說,是火龍果產業園區的建設讓這里零碎的土地價值猛增。
為了讓火龍果產業走向市場化、規模化,該縣去年在板貴、上關、花江等3個鄉鎮規劃了2.35萬畝農業示范園區,以火龍果為主導產業,并整合農業、林業、水利等部門資金6000多萬元,加快園區水、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已建成的7000多畝火龍果暢銷省內外,畝均助農增收1萬元以上。
園區建設激發了省內外企業和當地農民發展火龍果產業的熱情,已有4家火龍果專業合作社和浙江美豐庫岸公司等10家企業到此投資,關嶺火龍果今年將發展到2萬畝。
省農委主任劉福成說,在213個農業園區的引領下,除了關嶺的火龍果,貴州省的茶葉、中藥材、苡仁米、果蔬等特色產業正從農戶自發種植走向布局區域化、生產規模化、產品商品化、經營集約化、產業一體化,昔日的土特產禮品正變成助農增收的特色商品。
貴州省是典型的山區,土地零碎,發展傳統種植業投入大、收成少。但“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氣候卻讓貴州省立體農業特征明顯,生物多樣性優勢突出,形成了一鄉一品、一村一特的山地特色農業。
近年來,貴州省各地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扶持山地特色產業,摸索出“185工程”、“3個萬元工程”等經驗。但因整合資源力度不夠大,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調整結構路徑不夠寬,普遍重數量輕質量、重生產輕市場、重規模輕效益等,導致特色產業布局分散、規模較小,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不強,特色農業產業化進程滯后。
為了加快發展現代山地高效農業,從去年起,貴州省把農業園區作為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發展的主要平臺和載體,進一步整合資源加快農業園區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園區發展條件。同時加強農產品貯藏保鮮、冷鏈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培育園區主導產業和經營主體,大力引進和扶持園區企業,形成一批產業配套、聯動互促的企業集群,引導和規范土地流轉,促進園區規模化經營。目前,1934家企業入駐園區,成立農民合作社2212家,累計建成商品化種植基地657萬畝,完成“三品一標”產品認證516個,今年上半年園區銷售收入196億元。
農業園區建設為現代山地農業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今年上半年,全省652.2萬畝茶園毛茶總產值97.7億元;1500萬畝蔬菜,產量1034萬噸;新增果園46.7萬畝,總面積達550萬畝,水果產量120萬噸。
各園區狠抓市場銷售和品牌建設,使貴州特色農產品迅速走向全國各大城市。今年上半年茶葉出口額728.4萬美元,同比增長74倍;馬鈴薯銷售覆蓋長江以南地區,并逐步向北方市場拓展;蔬菜產品銷往20多個省區,出口港澳、東南亞、日韓和歐盟等地。
劉福成說,貴州省將進一步整合資源,力爭到2017年,建成300個農業園區,培育600家省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實現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不含酒)年總產值2000億元,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30%,帶領貴州省生態畜牧、煙草、蔬菜、茶葉、果類、中藥材、馬鈴薯、水產養殖、特色食糧等9大特色優勢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產業化、集約化邁進。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