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霉菌素中毒是指發霉飼料中毒,霉菌毒素是畜禽新的萬病之源。而對霉菌毒素污染,大部分養殖場戶采取“亡羊補牢”的方法,直到畜禽發病后才治療,這是不可取的。最好的解決方法是預防,而且“宜早不宜晚”。以養雞為例,最好在雛雞前20天內就采取預防措施。中國農業技術網為您介紹如下,供您參考。
玉米霉菌毒素是影響雞群健康的一大因素。那么是如何產生玉米霉菌毒素的呢?
1、從收割開始,部分玉米在田間就已經發生霉變,但國內采購的飼用玉米并沒有經過嚴格的篩選,造成后期飼用玉米污染嚴重,與好玉米一起混搭再銷售給飼料廠。
2、相當一部分飼料企業生產過程把關不嚴,導致了霉菌毒素的擴散。玉米在粉碎至制粒的過程是最易發生霉菌毒素污染的時期,在粉碎后的24小時,霉菌毒素會增加10~100倍。而有一部分飼料廠,甚至用粉碎后近一個月的玉米,霉菌的含量可想而知。實際上,粉碎后的玉米要在72小時內盡快使用完畢,才可有效避免污染。
玉米霉菌毒素對雛雞的影響
1、雛雞前期尤其是前7天是免疫器官發育和免疫系統完善的重要時期,一旦受到霉菌毒素的危害,免疫器官如胸腺和法氏囊就會嚴重萎縮,其免疫功能就會受到嚴重影響,同時前3周也是疫苗免疫期,免疫抑制對抗體的產生會有較大的影響,抗體滴度偏低對后期的病毒病不能提供有效的保護。
2、其次,前3周的雞肝臟解毒能力和腎臟排毒能力也比較差,早期受霉菌毒素危害后會出現明顯的肝腎損傷,霉菌毒素更易在雞體內蓄積。此外,雛雞早期采食量小吃料少,采取預防措施,成本低更經濟。
嚴防霉菌毒素,必須加強飼料生產的管理。
首先要嚴把原料采購關,杜絕霉變原料入庫;控制倉庫的溫度、濕度,注意通風,做好對倉庫邊角清理工作,防止原料在儲存過程中變質;控制飼料加工、配制、貯存、運輸等環節,盡量縮短貯存時間。
當前最經濟、最有效地脫毒措施是霉菌毒素吸附劑的使用。但市場上吸附劑種類繁多,選擇時可從是否含有害物質、是否破壞原料營養成分,飼料成本等方面綜合考慮。目前,沸石類的吸附劑是較好的選擇。
綜上所述,做好預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注重預防,那么雛雞的生長發育就會受到較大影響,雛雞的成活率得不到保證,因此,要從源頭防止霉菌素中毒。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