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茶加工技術的改進
1、茶葉劣味的防止措施
(1)防止煙味:煙味的污染源來自爐灶與機器的隙漏煙,爐灶無煙囪,隔離火板直焙,染灶煙囪過矮,煙氣彌漫造成污染。
(2)防止焦變:成因是殺青鍋,烘干機殘存宿葉。
2、生青氣味的防止措施
(1)烏龍茶:①曬青做青不足,時間和條件的不足未能使青草氣發生酶性氧化。措施是:雨天時用加溫萎凋代替曬青;②曬青葉晾青后應能恢復活性;③做青過程應具備溫濕度的條件,勿追求輕度得“青花香”,其他還必須適度殺青,烘培,使青氣進一度發揮。
(2)紅茶:生青味與青澀味是連帶存在的,優質紅茶應著重香味,萎凋發酵是青草氣成分酶性氧化分解的關鍵。高溫短時萎凋和輕發酵是造成生青味的主要成因。萎凋質量:25°~28°適當溫度(注意葉溫),時間在6-8小時,時間越長越好,含水量不高于60%。
發酵質量:a.揉捻充分,葉破損率80%以上。b.葉溫22°~26°。c.相對濕度95%以上,足氧發酵。d.發酵環境能調節進行溫濕度需求。初干要高溫薄攤,快速短時,充分攤涼,足干要求適當低溫慢烘。
1、香氣低悶的改進措施
主要是對“熱化學香構作用”認識不足,關鍵是提高香氣質量,干燥溫度能明顯改善香氣,做到初干適當高溫,以防止低溫悶青,足干溫度稍低,繼續熱化學作用。
紅茶的香甜,鮮爽(芳樟醇),綠茶的板栗香,主要是在干燥或烘炒過程中形成的。
2、降低茶葉苦澀的措施
(1) 茶葉的苦味成分是咖啡堿、花青素、酯型兒茶素、黃酮類等。在熱化學作用下,不能發生轉變而降低苦澀味,如烏龍茶多次的適度烘培、酯型兒茶素減少、黃酮素氧化咖啡堿升華,而降低了苦澀。
(2) 利用制茶過程的酶性轉化作用,烏龍茶的曬青、做青;紅茶的萎凋、發酵過程都是使苦澀味轉化的過程??傊憾喾宇惪偭拷档停瑒t減少苦澀青味??扇苄蕴?,氨基酸的增加則顯甜、爽口、花香。這是加工的主要目的。紅茶的苦主因是花青素,烏龍茶是酯型兒茶素,黃酮類等,染色茶葉則是品種,季節方面問題。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