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農民日報 閱讀數:
菇房保溫出菇
2月份正在出菇的菇房,要采取保溫或增溫措施,使菇房溫度維持在8℃以上。可采取保溫的主要措施是加厚房頂覆蓋物,門上掛棉門簾,早、晚關嚴門窗來保溫,晴天中午前后開門窗通氣。雨雪天氣僅開背風通氣孔進行短時間通氣,有寒流或大風天氣,將門窗及通氣孔關閉,以防冷空氣侵襲。有加溫設施的,可加熱提高菇房溫度。
增溫和保溫發菌
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接種的杏鮑菇、香菇、銀耳、阿魏菇等,正處在發菌階段,而發菌較適宜的溫度為20℃~27℃,菇房內要達到這個溫度范圍僅靠保溫是不行的,必須加溫和保溫相結合,即用火道、蒸汽或煤爐等提高菇房溫度,同時輔以保溫措施,以維持菌絲生長要求的適溫條件。
早春栽培菇類管理
栽培量大的黃背木耳、猴頭、滑菇、姬菇等,為早出菇或延長其在春季出菇,可在2月接種,尤其是黃背木耳,菌絲生長較慢,生理成熟時間長,要趕在5月中旬吊袋出耳,可在2~3月接種。袋栽黃背木耳,一般采用兩端接種,在20℃~27℃條件下培養發菌,菌絲45~50天可長滿袋。
椴木栽培香菇點菌
l月已架曬好的鍛木,2月便可點菌。先在椴木上打4排接種穴,行距6~8厘米,穴距10~12厘米,深度2~3厘米,直徑2厘米。將兩排接種穴錯開呈梅花狀排列。將挑選好的香菇菌種掰成塊狀,填在接種穴內不要將菌種弄碎,用樹皮蓋或用蠟封口。接上菌的椴木就叫菇木。將菇木順碼式或直立式堆疊成堆,上蓋樹葉及草席,最外面用薄膜覆蓋,進行堆積保溫發菌。堆積發菌30~45天。發菌期間,每7~10天翻堆1次,翻堆的同時檢查菇木干濕度及雜菌浸染情況。當菇木偏干時,及時噴水潤濕菇木,若菇木偏濕,應掀去周圍薄膜通風散濕。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