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贛南日報 閱讀數:
茶樹由竹根水滋潤、伴紅豆杉而生、天然“義工”護衛……日前,記者走進龍南縣臨塘鄉的虔茶有機茶園探尋茶園里的奧秘。
孕育好品質的茶靠的是“天時地利人和”,而如何讓好品質的茶發揮*效益,考驗的則是人的智慧和勇氣。
經過近年來的發展,龍南縣的虔茶已成為當地茶葉產業的龍頭產品,獲得第九屆國際名茶金獎、上海國際茶業博覽會金獎和“中茶杯”全國名茶評比特等獎。虔茶不僅品質優良,而且帶動效益也不錯。僅虔茶的生產種植環節,就帶動了當地600多名農村剩余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
事實上,虔茶的效益并非僅此而已,它將串聯起一條綠色的產業鏈,打造集茶葉采摘品鑒、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為一體的茶旅復合型高端生態旅居勝地,真正實現農業與旅游業的融合發展。虔茶為何有如此魅力?日前,記者前往龍南縣臨塘鄉一探究竟。
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
小小的一片茶葉,在開水的浸潤下,神奇地變成了嬌嫩欲滴的綠葉,清香怡人的茶香飄散開來。喝茶,當然要品茶,不過茶葉真正的“機密”,則要到茶園里才知道。
來到虔山,空氣清新,云霧繚繞。龍南恒泰茶業公司總經理廖承龍介紹說,這里平均海拔600多米,屬原生態山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壤富含有機質且偏酸性,“經過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鑒定,確立在此地發展優質茶種植的項目。經過幾年的實踐,這里所產的綠茶氨基酸含量是普通綠茶的2倍至3倍,最高可達10%。”
茶園周圍郁郁蔥蔥的3萬多畝毛竹林,是虔茶生態環境的“護衛者”。“竹林對于維持茶葉生長小氣候具有重要作用,也是茶樹蟲害的隔離帶,而且毛竹本身又具有很強的蓄水功能,這里的茶樹都是喝毛竹釋放出的竹根水長大的。《本草綱目》記載,竹根水具有清熱解毒,過濾毒素之能。其水質柔軟甘甜,富含多種微量元素,被竹根水滋潤的茶樹,所產茶葉香氣高遠、口感甘甜。”廖承龍說。
綠色有機的管理模式
在茶園里,記者發現茶樹中套種著大量紅豆杉樹苗。廖承龍告訴記者,離茶園僅幾十公里遠的國家森林公園——九連山,是南方紅豆杉*的群落。該公司利用天時地利之便,首創了茶樹與紅豆杉套種模式,實現了二者的同生同息。紅豆杉被稱為“天然造氧機”,具有極強的通透性,含有珍稀抗癌物質紫杉醇。業內人士認為,茶樹與紅豆杉套種,通過土壤接觸與空氣的流通、同生同息,根據植物的通透性,使茶葉也可能含有紫杉醇成分,從而賦予其獨特的保健功能。
“喔喔喔……”在虔茶1號基地,一大群活蹦亂跳的“茶園雞”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力。原來家禽養殖是該公司生態農業立體開發的一個項目,利用“茶-雞”共作原理,實現生物鏈的有機循環:雞群在茶園覓食昆蟲、嫩草,給茶園松土,成為茶園天然“義工”,同時,雞糞還園,為茶樹提供優質的有機肥。
此外,茶樹中還有很多具有防蟲驅蟲功效的植物間隔其中,物理粘蟲板漫山遍野,太陽能滅蟲燈矗立茶樹中,這里的6000畝茶樹均采用標準的有機管理模式,不打農藥,不施化肥,做到綠色、有機。
一方百姓的“綠色銀行”
在我國,面積達4000畝以上的茶園為數不多。而恒泰茶業第一期標準茶園就達到6000畝的規模。2009年,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該公司成功流轉了5萬畝林地。2010年,該公司利用殘次林、火燒跡地開始種植茶葉和改造撫育毛竹林,走上了農林產業化道路。
“以前我們這里的山地基本上都撂荒了,年輕人都出去務工了,留在村子里的都是老人和孩子。把山地流轉給恒泰公司,我們得到了一筆流轉費,現在又在茶園上班,包吃包住,還可以學到一門手藝。”48歲的臨塘鄉東坑村村民謝曼鳳告訴記者。
據統計,現在有600多人專職在虔茶有機茶園里務工,人均月收入在1800元左右。在采茶季節,茶園還要聘請2000多名臨時采茶工人。2015年,恒泰茶業還將聯合當地20多戶農戶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由該公司提供育苗、技術指導和品牌整合營銷等系列支持,帶動社員奔小康。同時,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到2020年將帶動龍南縣8個鄉鎮發展茶場3萬畝以上。
小茶葉撬動大產業,一種產業的壯大無不凝聚著締造者的心血。茶樹不僅裝扮了山山水水,而且帶動一方百姓致富,成為茶農致富的“綠色銀行”。
休閑農業的探索之路
蒼茫的竹林深處,別有一番天地。沿著一條小徑而上,由竹子建成的7個宋唐風格小樓閣映入眼簾,這就是恒泰茶業精心打造的“竹林宴遇”。
“這是我們公司發展休閑農業的一個方面。去年國慶期間,我們還舉辦了免費的帳篷節,為市民提供釋放身心、親近自然的好去處。目前,這里正在建設溫泉療養、跑馬場、野戰區等項目,公司正向休閑農業進軍。”廖承龍告訴記者。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圍繞建設現代農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我們種植生態茶葉契合了這一精神,對于今后的發展,我們也更有信心和動力了。”恒泰茶業負責人謝朗明說,“2014年,虔茶產量近5萬公斤。未來,虔茶基地將成為一個集茶葉采摘品鑒、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為一體的復合型高端生態旅居勝地,真正實現農業與旅游業的融合發展。”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