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7/8/31 9:24:00 來源:慈溪日報 閱讀數:
養殖場環境清潔化、排泄物利用資源化。為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慈溪治理與發展并重,加快推進美麗生態牧場建設,通過合理規劃、科學改造、智慧監管和政策扶持,拉高標桿打造養殖污染治理升級版。目前,惠農生豬養殖場、新浦益大養雞場等7個養殖場已創建成為省級美麗生態牧場。
惠農:
糞污作沼氣發電
整齊的屋舍、蔥郁的綠化、潔凈的道路……位于七塘公路北面與龍舌浦西面的惠農生豬養殖場三面環水,遠離村莊,四周農田環繞,環境寧靜安然,聞不到一絲豬糞的臭味,場內總綠化面積6200多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23.1%。
據介紹,這家以生豬養殖為主的養殖企業,總占地面積170余畝,存欄1.2萬頭,年出欄2萬頭,是浙江省和寧波市農業標準化示范區,曾榮獲“省級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區”稱號。
與傳統的養豬場迥然不同,惠農生豬養殖場跟“臟亂差”挨不著邊,只有近距離靠近豬舍邊上能聞到豬的氣味。豬場按雨污、糞尿、干濕分離建設,并按不同功能分生豬生產區、飼料加工區、辦公生活區、無害化處理區等四大區塊,每個區塊之間用圍墻分開,使之相對獨立,生豬生產區按生豬養殖的不同階段劃分公母豬舍、保育舍、育成育肥舍及隔離舍。成排的豬舍生活著上萬頭豬,何時喝水何時進食都有專人伺候,通過養殖場的信息管理系統還能跟蹤到每頭豬的日常信息。
惠農生豬養殖場每年豬糞產生量約為8000多噸,污水產生量2萬噸。如此多的糞污卻能保持美麗生態的環境,全靠養殖場的糞污生化處理工藝和沼氣發電工程。豬糞采用人工清理收集,進入勻漿池經過水解勻漿后到達厭氧罐,產生的沼氣用來發電供場區用電,也滿足生活用氣。沼液經過工業化處理后循環利用于灌溉附近的農田和用于池塘生態養殖。據介紹,沼氣發電工程總投資400多萬元,年處理糞污3.65萬噸,年*沼氣產氣量為11萬立方米,年*發電量為15.8萬度,年生產液態有機肥0.15萬噸,基本實現了生態循環可持續養殖。2015年,養殖場通過了省畜禽養殖污染治理達標驗收。
綠興:
養殖旅游兩相宜
透明的玻璃瓶內裝著黃豆大小的灰色顆粒肥,這是養花人很喜歡的有機肥,干凈無臭肥力足。寧波綠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通過生物菌種發酵生產的這種兔糞有機肥,具有有機質高、肥效長的特點,非常適合栽培綠色有機果蔬。
觀海衛鎮農業開發區內的寧波綠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如果不說是養兔場,只會以為是一處廣場公園,整個廠區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綠化覆蓋面積達到60%以上,包括樟樹、冬青、紅葉石楠、香泡、玉蘭、紫薇、杜鵑、鐵樹等千余株綠化林木,還建有一片近20畝的綠化草坪,設有孩子們的大型游樂設施。
這家專業養殖獺兔的公司已經發展成為一家農業綜合性企業,主要從事優良新品種的開發、繁育,技術服務推廣,獺兔皮及副產品深加工,而近年來新開拓的休閑旅游領域也日益受到青睞。公司總占地面積230多畝,年可提供獺兔皮15萬張,其中優質皮張90%以上,年生產“綠歆”牌獺兔肉225噸。
兔舍里安裝了夏季濕簾降溫系統,可愛的兔子怡然地呆在籠子里享受著美食。在傳統兔子養殖的飼養過程中,工作量*的是飼料飼喂、糞便清理工作。綠興針對獺兔的養殖、生產特點,自主研發了一套自動喂料、清糞智能化喂養系統,通過微電腦系統一鍵式操作就能解決。這套系統已經取得了國家頒發的發明專利證書,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還能避免傳統養殖模式30%-40%左右的飼料損耗、90%的飲水損耗,綜合養殖成本大約下降了40%左右。廢棄物的處理能力始終是畜牧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在廢棄物處理上,綠興通過沼氣工程對兔糞及養殖污水進行無害化發酵處理,養殖所產生的糞便則制成兔糞有機肥,實現了養殖污染的資源化利用。綠興與浙江大學共同研發,利用獺兔養殖中產生的各種排泄物進行生物菌種發酵制成“綠歆”牌兔糞有機肥料,就近銷往周邊的種植基地。養殖、果蔬、牧草種植有機結合起來,綠興走出了一條生態養殖的綠色發展之路。如今,綠興主打起文化牌,以“兔文化創意園”為載體,創建了親子體驗中心。
農業部門:
打造治污升級版
隨著養殖廢棄物處理能力、資源化利用水平和規模化程度的顯著提升,慈溪畜牧業開始治理與發展并重,將畜牧企業引向美麗生態的綠色發展之路,注重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平衡,拉高標桿打造養殖污染治理升級版,進一步推動慈溪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的創建。據了解,今年上半年,慈溪生豬存欄14.9萬頭,家禽存欄152萬只。全市保留的養殖場共有90多家,截至目前,新浦益大養雞場等7個養殖場已創建成為省級美麗生態牧場。
近年來,市農業局按照“場區布局合理、設施制度完善、環境整潔、生產全程清潔、產出安全高效、資源循環利用、整體綠化美化”的要求,積極創建美麗生態牧場。在規劃上,明確畜禽養殖禁養區、限養區及宜養區的劃分并實行科學分類管理,鼓勵發展生態型和資源綜合利用型的畜禽養殖場。同時,在全面完成畜禽養殖污染綜合整治的基礎上,提升生態環境,通過購置景觀石、栽植多種綠化喬灌木、鋪種草皮綠化帶等措施,對場區進行全面綠化與生態化改造提升,建設全封閉消毒通道、配置安裝消毒設施,還利用除臭新技術降低臭味。在推進畜禽生產環節的智慧建設和動態監管方面,市農業局運用信息化電子檔案管理系統,使養殖場紙質檔案向電子檔案轉化,實現畜禽生產、動物防疫、檢疫等信息數據的智能化,通過在養殖場安裝高清視頻探頭,依托互聯網實時記錄養殖糞污儲存、排放等過程,實現養殖場區和養殖污染治理重要位置的遠程視頻監管。
為加快推進創建,慈溪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鼓勵養殖企業。在美麗生態牧場創建驗收合格后,根據養殖場的養殖規模給予10萬元、15萬元和20萬元的不同層級資金補助。同時,進一步完善和落實規模養殖場對污染綜合整治、智慧畜牧業建設、動物防疫和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等的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