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3/14 10:21:00 來源:中國豬業網 閱讀數:
年逾古稀的萬隆并不排斥外界稱之為“中國第一屠夫長”。他掌管著一家跨區域、跨國經營的肉類企業雙匯集團。
但一種名叫鹽酸克倫特羅,又稱“瘦肉精”的平喘藥,將這家企業“拖入成立以來最危險的境地”,并引發公眾擔憂。
“倒掉幾個企業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我想,"瘦肉精"問題只有在源頭得到控制,才能根本解決。”此間全國兩會上,萬隆對中新社記者表示,狠抓質量是雙匯的抉擇。
2011年3月,有媒體曝光飼喂了“瘦肉精”的生豬,流入了雙匯旗下企業。而早在2002年9月,中國境內就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使用鹽酸克倫特羅。
萬隆稱,輿論批評能幫助企業更健康地發展,我們感謝社會、媒體的幫助。“瘦肉精”事件的發生,在中國有著復雜的背景,它是產業鏈的問題。
“雙匯沒有存心要干壞事,也沒有干壞事。”他稱,“這次事件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它提醒我們在專注于做自己事情的同時,還要去適應復雜的國情,不但要掃自己門前的雪,還要去管別人瓦上的霜,否則,就會把自己的企業置于危險境地。”
“一支充滿道德力量的鐵軍才是無敵的。”萬隆說,在經歷“瘦肉精”事件后,雙匯戰略調整為“三個轉變”,其中包括:由過去速度效益型向安全規模型轉變。
據稱,在質量管控方面,雙匯從去年起實行了生豬頭頭檢驗,為此每年增加2億元人民幣的成本,并引進了中檢集團為第三方監督檢驗單位。同時,把每年的3月15日設立為“食品安全警示教育日”。邀請消費者和媒體走進車間,至今已有12萬人次走進雙匯全國各地的工廠參觀。
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萬隆認為,中國食品安全問題要想得到有效解決,提升農業科技現代化整體水平是最好的出路,使產業鏈上下游全面實現現代化。
據了解,目前中國肉制品行業內,主要依靠對外、包括向普通養殖戶收購原料,自養比例較低。“瘦肉精”的背后,也折射出肉制品行業對產業鏈的掌控缺位。
萬隆建議:用現代化工業反哺新農業、完善產業鏈、確保食品安全。希望中央政府繼續加大產業鏈的監管力度,給加工業創造一個從供應、加工到市場流通的良好環境。
到2015年,雙匯目標是“中國*、世界領先的肉類供應商”。萬隆表示,下一步,雙匯還將吸收和引進海內外先進的檢測設備和食品安全防范體系,進一步做好食品安全控制。